141、直接升級到城堡時代(求訂閱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步行一公里,成叔都不給荊小強說房子的情況。
嘿嘿笑的荊小強也不多問。
路上經過了交響樂團,經過了使領館區,拐進一條幽靜馬路。
又是那種遮天蔽日的樹蔭都基本把路面遮擋起來,兩邊都是租界時期的老洋房。
荊小強頓時有點滯住:“介是嘛呀,我那點錢能跑這裡來買個啥?”
當初兩人剛熟識,成叔就是動不動買房得買老洋房。
荊小強從來沒想過這一出。
滬海老洋房多,幾千棟呢,但實際上九成產權都是不能動的。
而且很多老洋房是那種七十二家房客,擠了很多戶人在裡面很狹小。
可成叔得意洋洋的從腰上摘下來串鑰匙,直接開啟了路邊的鐵柵欄門!
就在這條支路邊,臨街一棟兩層樓高的L型建築!
圍著一塊麵積相當不小的草坪!
實際上總面積動不動就是兩三百平方起。
自己那三十多萬買個這種套間來幹嘛,天天跟隔壁共享廚房嗎?
而且這種老洋房就是別墅,在市區這麼黃金的路段,單價不比樓房更貴才怪!
荊小強揶揄:“天作之合不是用來形容買房子的,看看,這房之前有人住吧,臥槽,傢俱都在呀。”
隔著那些帶著歐式窗戶的玻璃,也能看見建築裡的情形。
成叔把鑰匙丟給他:“部分老洋房在前幾年逐步落實政策,返還給了以前的民族資本家,這家的孩子出國去花旗定居了,兩口子想來想去跟我媽商量過好幾回,還是決定跟孩子住到一起去,所以賣了快一年都沒賣掉,我去一談就成,搞定上週走的!”
甚至鐵柵欄開啟這片綠化花園的時候,其中一邊門後還有兩間平房,感覺是給門房、司機、保鏢住的侍從室。
荊小強覺得自己能買到這三間附屬平房就不錯了。
成叔得意得鼻毛都要翹上天了,展開雙臂:“哈哈,舒服吧,十萬美元!按照匯率,剛好就是存摺上那點錢,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荊小強識貨,紐約城裡窮人住公寓樓,中產住城外大豪斯,真正的老錢們住紐約公園周圍的獨棟樓,如果哪家在市中心有獨棟房,還帶花園草坪柵欄門的,那都是鉅富,他們連比弗利山莊的新貴們都瞧不起。
這房……應該比陸曦那土匪霸佔的門面房還值錢吧?
對,想起土匪,他就想起了戶口。
荊小強不敢信:“十萬美元?不是上回嫂子聽說那種外銷商品房都得十萬嗎,憑啥不買這個!”
開啟門兩人走進還充滿生活痕跡的老房子,滿滿的租界風情,歐式拼接地板,厚重實木門、百葉窗,雖然保養不太好,但歲月依舊沉澱出了包漿的味道。
絕對是老克勒喜歡的風格,成叔都忍不住到處摸摸:“外銷商品房?那是斬洋蔥頭的,說是住在裡面都是外商,以為多了很多做生意的機會,明白吧,以為住在那裡就是外籍人士了,然後很多人認為這種老房子老鼠多、蟲蟻多,寧願住高樓,更想住那種電梯房咧,不識貨!”
可他瞬間也想通,在沒有電腦資料聯網的時代,一切都是看證照檔案,成叔這等於是利用港資公司,兜了一圈境外,繞開戶口本,用護照去辦房產證!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因為大學生只有身份證沒有戶口頁,集體戶口只是存在於校方檔案裡,只要買房就沒法提供,偏偏這年頭極為罕見的護照也能提供類似的功能?
所以還是有點不相信:“這戶口……怎麼解決的?是在我名下?”
哦哦哦,成叔被提醒到,從西服兜裡摸出來身份證和房產證,裡面還夾了本護照:“我拿你的身份證找人辦了護照,再託HK的朋友去那邊註冊一家公司,然後反過來到滬海投資註冊港資公司,用公司的名義買,你有滬海護照,那上面又沒寫集體戶口。”
荊小強楞得頭都差點掉了:“這麼簡單?!”
他後來是聽說,這會兒看似繃著的大國,實際上全國才幾千萬外匯,有些部門出國都只有幾十美元的現金額度,很緊巴巴呢。
剛要感謝,成叔又偷笑:“其實我家每過幾年才打報告調幾萬美金存款來花花,我媽嚴得很,這下等於你幫忙轉了幾十萬現金到手裡,就算是你孝敬的啦,晚上跟我回去吃飯。”
這才是幫了忙,又不邀功,荊小強連連點頭:“我去買瓶好酒,我倆好好喝幾杯。”
聽了荊小強的猜測,成叔笑:“你忘了,我們家這幾年一直在幫國內做招商引資,實際上國家非常需要外匯,所以我們家有這個關係可以很方便的開外資港資公司,這幾十萬就等於是公司資金了,我們在海外直接劃十萬美元給那家,他們自己要想帶出去很難的,關鍵在這裡,國內賣一堆鈔票也帶不出去呀。”
荊小強這才恍然大悟,這就類似有些地下錢莊的做法了,境內外分開收賬付賬,就免去了不同貨幣轉換的手續費跟風險,特別是目前國內嚴控外匯。
哪能隨便資金外流。
成叔傷腦筋:“算這麼清楚幹嘛,那錢明明在我們賬上的,你要做生意就拿去用好了,海外資金弄不進來就只是個數字不是錢,你明白嗎,如果你能每年都這麼買賣點老洋房,海外劃賬,我還開心得不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