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名利場,修羅場,場場不落 (求訂閱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就像顛球玩兒得再好,打比賽也不一定能進球。
炫技並不是目的,美聲相比其他唱法最主要的特點就在於,除了喉腔還有其他發聲共鳴。
只要來自兩個以上的腔體,就叫混合唱法。
這種真聲假聲混合比例其實每個歌手唱出來都不一樣,腔體越多越複雜。
能用常人不能發聲的腔體發聲,只是個基礎。
唱得好不好,其實是看這種混響共鳴的效果,各個時代、各種風格、各個類別的美聲唱法都有不同的藝術審美衡量。
可荊小強就是在胡德爾松原本男中音的特色專長上,煙熏火燎的破壞成了假女嗓,也就拉通了高中低音。
通吃。
他的混響共鳴就有特點了。
一個人就能用一個腔體模仿低沉厚重音,再用別的腔體來雄壯鏗鏘的主力發音,甚至還能遊走別的音效。
所以他那個滿分拿得當之無愧。
但現在,是合唱團真正的全體發聲,再好的個人模仿都達不到的雄壯威武集體氣勢!
他們不是美聲,卻是無數人凝結出來共鳴。
就像浩闊無邊的戰場上讓人戰慄的人海茫茫都在衝鋒吶喊!
荊小強就只需要做好那把衝在最前面的利刃!
天啊……
專門調來的軍樂合唱團成員們,也彷彿遇見了久違的領軍人物,又如同棋逢對手般酣暢淋漓。
因為他們營造出來的恢弘場面。
荊小強跟得上!
壓得住!
甚至還有餘力飆升!
現場的觀眾肯定感受到了那種千軍萬馬的鐵血狂飆!
偏偏荊小強的聲音,就像這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的飛將軍!
這就是他的特點。
之前跟楊小娥合唱,他都能嫻熟的圍繞盤旋,現在跟氣勢沖天的合唱團配合,就是有那種九龍抱柱的氣勢!
重劍無鋒的雄偉,被包裹著升騰、盤旋、爆發……
可刺激了!
在不同的人耳中,甚至能感受出完全不同的場景。
穆春雷這種美學家,聽得鬚髮賁張,怒眼圓瞪!
周晴雲則再次熱淚縱橫,難以自已。
軍裝評委則忍不住站起身來使勁揮手打拍子,好像不這樣,他心中澎湃的情緒都無法宣洩。
是的,神聖的戰爭是靠無數螻蟻一樣的戰士用一片片的生命去填充,是什麼支撐他們這樣義無反顧的奉獻自己生命?
不是精英人群,不是官僚,而是保家衛國的這種信念,一直圍繞盤旋在他們精神領域裡的這種信念。
硬生生的把這場戰爭扳回來。
結合到現在,恰恰又是在這個時刻,1990年底回看,曾經唱響這片歌聲的塔曼師,又埋葬了一切。
從俄語、意呆利語、中文分四段演唱的這首歌曲。
太讓能夠聽懂的人內心感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