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不想當歌王的藝術家不是個好shang'ren(第2/2頁)
章節報錯
總部居然在西坂牙,阿根庭這邊只是利用法律漏洞作為享樂度假地,在瑜伽學校解救出來的十多位未成年少女和兒童甚至不限於南美地區。
她們的錢、護照被強行沒收後,在幾個月中與家庭和朋友斷絕關係,幾乎不能和外界交流,組織再對學員們進行洗腦和精神控制。
用藥物欺騙控制年輕女性成為信奴,並將這些女孩賣給像音樂界有權有錢的大佬,獲利的同時換取在業界的影響力!
這跟市面上的其他賣春集團都不一樣,算是深耕行業內部的惡性犯罪了。
於是從瑜伽學校搜出來的大量聯絡方式、消費清單、往來賬目上列出一大堆歐美各國音樂界頭面人物的名字!
其中就有三大歌王之一。
當年傑斐遜挖空心思的想幫荊小強造勢躋身歌王之列的時候,荊小強就偷笑過有這條歪門邪道,不屑用罷了。
這是後來無論百老匯還是整個古典音樂界最震驚的八卦。
德高望重的歌王之一居然從二十年前就熱衷於享用這家犯罪組織提供的服務,雖然按照當地法律他“不知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但整個名聲還是瞬間崩塌殆盡。
只是二十年後普通人哪有那麼多關注古典音樂、聲樂界的訊息。
海量的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也很容易淹沒這種各方有意無意掩蓋的“非頭條”訊息,在外界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可97年一月底爆出來的結果就截然不同。
數百上千的世界各地記者如獲至寶,瘋狂跟進,甚至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臨時成立了個自發的資訊中心,相互交換傳遞資訊,調配資源交叉跟進!
是啊,從有幸跟進搜尋瑜伽學校的那組記者得到歌王名字就驚呆了。
他們有人甚至都不敢發這條訊息,拿去詢問同行意見。
但總有記者搶著打電話回總部發了短訊,三大歌王之一陷入信奴事件、並涉嫌人口販賣這樣的標題能讓任何媒體賣到瘋好不好。
特別是這位西坂牙歌王還在亞洲、拉美擁有極高知名度和歌迷粉絲數量。
焦盆媒體搶先全面報道,還提到是這個犯罪組織企圖向羅伯特、奧爾維、艾利克斯三人提供性賄賂的時候被他們報警才引發了整個事件被曝光……
這特麼還不爆炸?
本來就因為荊小強叮囑不要摻和進南美這場綁架案的傑斐遜呆在薪鄉,心急火燎的收集金毛哥的各種言論,期待荊小強能擺脫這場困境。
結果從南美傳來這麼大的八卦,他立刻打電話給荊小強遠端採訪瞭解了整個過程。
也在扭腰時報上刊出自己的專欄評論文章《舊王已死,新王當立》!
終於可以博採眾長,洋洋灑灑的論述荊小強在南美演出的藝術價值,創造性的把美聲和流行樂結合到一起的演唱會形式,把聲樂徹底傳遍社會各個階層,最後更是戲劇性的親手殺掉德不配位的老歌王,登基吧!
其實荊小強還是有根深蒂固的亞洲人心態,這種事兒自己來掀翻戳穿,有種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下作獲利。
但在歐美人的思維模式裡,這就是親手幹掉對手的理所當然,反而是證明能夠上位的天授神權。
整個歐美社會一片譁然!
九十年代還沒有網際網路普及,更沒有移動網際網路的無孔不入,前幾年連嗦尼都妄圖收購一堆老電影、老唱片來把持影音版權,米高賺那麼多錢也主要拿去賣了老唱片版權。
而三大歌王的提法其實恰恰是在1990年,由他們三位背後的花旗經紀人想方設法組局推出。
不可否認這三位的唱功了得,但被冠上世界三大歌王的稱號,背後其實也就是類似於HK四大天王的商業運作,沒有任何官方實質性的賽事之類確認。
傑斐遜也不是五年前那個寒酸的小專欄作家,一次次百老匯歌劇跟熱門影片的專業評論和獨特“資訊渠道”,讓他已經是薪鄉文藝評論家裡面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公開提出來,三大歌王該換人了,如果這樣的人還無法被羅伯特取代,說明這個稱號也名不副實,那就應該單獨尋求給羅伯特聲樂皇帝、全球歌王之類的至尊稱號!
一貫比較在乎專業地位,不喜歡摻雜商業炒作的林肯中心,這次破天荒的公開發聲,支援傑斐遜對羅伯特的推立。
從五六年前他們簽下羅伯特的那一天起,就認定他將是聲樂界第一人,只是沒想到羅伯特獨闢蹊徑的從流行樂入手提升自己的美聲感染力……
眼前的成就當之無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