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內地觀眾其實不太容易理解荊小強在幹嘛。

自從91年如曇花一現的在青歌會上以雙金獎博得滿堂彩以後,荊小強還接連出過兩三盤磁帶專輯。

然後除了每年幾乎是慣例的在春晚唱首歌,其他幾乎完全消失在大眾視野。

93年那場華東水災算是唯一在全國人民面前大張旗鼓宣傳的捨己救人。

然後就徹底消失了。

明明是歌唱家,卻沒有專輯,沒有磁帶上市。

明明演過電影,也再沒什麼銀幕形象。

這樣的先進人物,不是應該登堂入室當什麼領導,也沒聽見動靜。

唯有春晚可以驚鴻一瞥。

然後滬海人走遍全國,都會得意洋洋的說小強一直在國外演出賺錢回來建設我們滬海呢,歌舞中心可漂亮了,他只要回國都會在那裡演出給大家看。

鵬圳人也比較自豪,別的我們不知道,每年暑假小強都會到我們特區來,跟全國高校大學生們一起到街頭演出,到工廠、開發區演唱。

最後就是幾乎所有的高校滾社成員,一茬茬的奔向自己人生的下一站時,都會驕傲自己的這個身份,他一直在歌唱,帶著我們用歌唱撫慰心靈,更是用歌唱改變人生色彩。

實際上荊小強已經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早就有人說過,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

荊小強顯然做到了。

以身作則的帶領了這個時代最精英的象牙塔裡學子們一起,去感受這個時代的酸甜苦辣,一起去改變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還喜歡強調多吃苦多受難,彷彿這都是未來的勳章是美好的回憶。

荊小強卻一直都強調苦難那特麼就是苦難,有人在苦難中丟掉對美好的嚮往,向黑暗墮落,有人在苦難中失去了希望,活在渾渾噩噩中,什麼都不知道不理解。

而滾社帶著大家要嚮往美好,美好的東西才是每個人都向往羨慕的未來,身處苦難並不可怕,努力追求美好才是人生動力。

六七年下來,滾社在全國千餘所高校鋪開來,起碼擁有了數十萬成員。

他們才是最信任和傳播這種態度的堅定力量。

所以老大到底在哪裡雲遊不重要,偶爾會八卦下女朋友到底是誰,但絕對不影響他們的信仰。

可這回,磚兒臺還是忍不住了。

本來內部有要求,不要怎麼大量宣傳荊小強在海外事務的。

可以理解成保護,也可以理解成非主流。

所以荊小強即將登上法西蘭世界盃開幕式這種藝術安排,國內更是不太知曉。

組委會那邊都是想當成個全球驚喜來用的。

只在幾次新聞釋出會神秘兮兮的提過有重量級嘉賓。

結果磚兒臺的體育頻道過來跟著小樊熟門熟路走了幾趟,就聽說了這事兒。

真的是荊小強要成為這屆世界盃的開幕演唱嘉賓?!

法西蘭人搞的世界盃,請我們中國人作為開場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