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到底是不是戲精(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次是實打實的擺出了馬前卒的姿態,具體瑣碎的產業論證、談判工作都已經做完,只要批准就展開。
整個專案既可以他獨立承擔,也可以由荊小強控股,總之很有誠意。
但和荊小強之前預想的最大分歧在於,這個研發機構帶晶片廠只能放在焦盆。
倒不是防著HK或者內地,而是整個晶片產業的生產特點可以堪稱這個時代最高精尖的存在,他們不相信內地能短期內達到工程能力。
這點在最近跟著第一二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落地滬海的同時,一條早期瀕臨淘汰的儲存晶片封裝線都很難在滬海投產可見一斑。
國內在積體電路產業上跟國際上的差距有到月球那麼遠。
而且目前這種晶片生產線放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並沒多少優勢,所以為了保證質量和良品率,只能放在焦盆。
這也是東亞地區現狀決定的結果。
並不是荊小強之前以為花旗先扶持南麗打壓焦盆,最後扶持右岸打壓南麗。
而是被焦盆反噬過後,花旗這回把半導體晶片產業分拆了。
這也是隨著積體電路技術發展逐漸產生的技術分支,以前比較一體化的儲存晶片交給南麗繼續研發生產,現在越來越重要的CPU類邏輯晶片,把研發留在花旗本土,製造跟封裝環節外包給右岸。
右岸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廠,實際上從十年前就開始萌芽了。
由一大幫曾經在花旗深度參與半導體的工程師、工廠管理者在右岸政策引導下回流起步。
先是以IBM為首的花旗大廠將製造專利授權給右岸,彌補核心技術方面的短板,然後就是七八年前英特爾給右岸送來一筆大單,並對200多道工藝進行指導。
正好最近幾年趕上這股分包潮流。
進一步精準蠶食了焦盆晶片企業的空間。
所以這種局面下,原本荊小強想當然的起碼把這套先進晶片研發生產放到HK思路都不可能。
HK才多大點地方,根本無法提供持續的高水準技術工人和研發機構專家工程師的孕育,只能在焦盆本土。
坐在中環亞盈科技大廈,專門給他留的半層樓辦公室裡,荊小強聽著嗦尼助理跟李二少爺特別派回來的秘書彙報這一切。
他的手指還是在桌面上連續敲動,腦子裡思考的根本不是這專案值不值得投資。
而是這跟液晶面板的事情可大不同啊。
第三代液晶面板那是技術原理、發展方向都明確擺著,只是因為各種顯示方式的利弊抉擇,敢不敢下決心投入巨資賭未來。
未來還有第四代、第五代,源源不斷的一次次高額投入燒錢巨坑。
花旗作為掌握絕大多數高科技根源的超級大國,也樂於看見各條狗子相互爭搶,花費巨資替主子論證技術方向可行性。
所以參與投資第三代液晶面板沒什麼限制,主要就是捨得花錢。
燒出來了,那種顯示面板最優解,花旗也能從源頭掌控專利技術收割利潤。
這半導體晶片產業就大不同了。
擺明十年前就開始收拾焦盆,嗦尼助理說起來簡直是血淚史。
從85年開始用盤外招制裁焦盆半導體公司,連焦盆政府也相當配合地扼殺掉了本國企業任何反擊的可能。
哪怕到90年,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排名一二三六七十的都是焦盆公司,但也擋不住這兩年飛速墜落,讓另外四家英特爾、摩托羅拉、德州儀器、飛利浦瘋狂膨脹。
現在更是要增加南麗和右岸兩大強敵。
難死了。
老爹打壓,親媽不支援,這些半導體公司半死不活的也在拼命找活路。
如果沒有荊小強這股強援的出現,其實焦盆人的選擇是,既然你不允許我做晶片,扶持了強大對手,那我就做晶片產業鏈上的某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