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7、騰飛吧,迪尼士(第1/3頁)
章節報錯
HK電影人的確在多年的職業生涯裡,圍繞HK這個僅有百萬級別票房人口,卻背靠巨大內地市場的奇葩繁榮環境,養成了花小錢演大戲的優良傳統。
更因為作為殖民地多年,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特點,讓HK導演在兩種文化間切換自如。
老餘是其中佼佼者。
往未來看,同樣是花旗正規電影科班出身的黎鞍,因為在成名前有較長的沉澱期,更是長期居住在北美,跟好萊塢融合得更好。
在花旗好萊塢掌握話語權的國際電影市場更有前途。
所以先老餘,後黎鞍,他倆可以先後撐起華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大旗多少年了。
老張真差點。
別看他拿了這次的最佳導演,他始終還是個天才的電影攝影師,色彩和畫面構建能力一流,但在講故事這個短板上,這次全靠荊小強劇本好。
所以到後期他做節目策劃之類的活兒,比電影導演出的精品要多得多。
但這三位中,要說最能夠把荊小強港產西片的幌子,背後真正意圖推衍下去。
唯有老餘。
如果還有誰對電影這種人類造夢機器的文化意義有疑惑,
就建議可以看看老餘的三部黃飛鴻。
這個被HK電影人拍濫了的題材,歷史上其實也無足輕重的團練教頭小人物。
卻被他藉由形象,講述近代史上國人逐漸開眼看世界,探索復興圖強的真理之路。
從臺詞到意境都胸襟格局非比尋常,更把電影美感與民族熱血交織在一起。
哪怕同樣是傑哥主演,同樣是在九十年代拍的黃飛鴻,不是老餘執導,內味兒就大相徑庭了。
所以他能在荊小強“監製”下,把《角鬥士》拍出真正的史詩感,可謂理所當然。
從一開始他也是荊小強萌生港產西片,徹底釋放HK電影人未來市場的出發點。
本來都是麥培薇在兩個最有才華的男人之間協調。
沒有太多推心置腹的交流。
但經歷了這兩三年的合作,老餘終究還是在這一刻完全信服。
看著那個付出最多,卻笑著儘量把自己掩藏在眾多夥伴中間的魁梧身形,頓悟般確認找到了方向。
不是電影產業的方向。
而是荊小強一直在做的事情,為國為民的那些點滴累積,可不就是老餘在電影裡面百般探索的理想?
這一夜,他的內心彷彿都在迴盪藉由黃飛鴻喊出來的那番話:“……我們不僅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更重要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
對內荊小強不就是這麼幹的嗎。
一邊拼命推動歌舞文藝表演發展,一邊開廠發展製造業推動產業升級。
對外,自然就需要有人來反向操作了。
已經憑藉《生死時速》、《速度與激情》和《角鬥士》在好萊塢徹底打下票房保證的老餘,本來靠著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可以猛漲身價,狂接各種蜂擁而來的大製作賺到手軟。
卻在獲獎當晚,對把他團團圍住的記者們宣佈,已經接下迪尼士的漫威鉅作《X戰警》,由整晚都坐在臺下眼巴巴看著夥伴成名第一部就拿下奧斯卡影帝的修傑克馬擔綱主演。
預算一億美元!
要把大家耳熟能詳的金剛狼、萬磁王、X教授搬上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