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挺起胸膛生活(第1/3頁)
章節報錯
荊小強早就調侃過各位,既然我們有三十多個獎項提名,那或多或少肯定會拿幾個。
每部戲儘量不重複,各司其職的分別組隊上臺拿。
哪怕是技術工種的獎項也儘量上去露個臉。
三五個人上去拿一個獎,未來都是身價倍增,隨時加錢的利器。
大家都樂得是是是,謝謝老闆。
但荊小強又提醒獲獎感言請千萬不要涉及種族、政治這些話題。
感謝家人之類的場面話說完麻溜的下臺。
因為好萊塢有些明星特別喜歡在領獎的時候彰顯個性。
卻又因為自己狹隘的視角或者被他人影響的片面價值觀,說些不合時宜的話。
黎鞍那段就是模板級的優秀感言,幽默得體,在製造歡樂氣氛的同時把該說的都說了。
老張也是見過大場面,在歐洲拿過好幾次獎,更是在國內外跟各種體制都打過交道。
卻忍不住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激動。
頗有些真情實感:“所以拿到這個獎,也是有機會謹以此片致敬,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國家民族獨立跟自由民主幸福,在歷次戰鬥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謝謝!”
這番話肯定也是提前預習過,不然以他的英語水平不可能這麼順暢無誤的表達出來。
沒準兒還找了專家斟酌用詞用語。
在歐美人士聽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屬於四平八穩的ZZZQ標語,還全場熱烈鼓掌。
可像荊小強、屈導、李和信這些能聽懂英文的中國人,就立刻明白這句話真正致敬的是哪裡。
哪怕有幾個詞的字面不一定準確,但句式跟含義非常清晰。
據說磚兒臺那邊請的同聲傳譯二話沒說就按照標準句式給翻出來。
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看著大大小小螢幕上的字幕滑過,無數人瞬間淚流滿面。
甭管文化水平高低,這下都明白了《贖罪》這部電影的格局。
是在追憶那個只有極少數少爺小姐才能詩情畫意的舊時民國風情嗎?
是在為正面戰場上打得亂七八糟的國軍招魂嗎?
是在陰陽什麼有的沒的思潮嗎?
都沒有。
一兩個小時的電影,一千個觀眾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非要吹毛求疵的挑出些這樣那樣的影射暗喻,真是吃飽了沒事幹。
純屬帶著各種各樣陰暗的心理,在抹黑整個方向。
戰爭場面就是為了反差和平的美好,而隔岸猶唱後庭花的歌舞昇平,只會招致外強凌辱。
面對外敵的時候無論是誰,只要為了國家民族站出來了,那就是英雄。
這是從一立國開始就定下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