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能夠修建的地皮划來給陳薇羽考慮能做什麼,就是那些距離海港購物中心也不遠的深水圍舊樓,也就是俗稱的唐樓,三五層樓卻疊疊層層違建多少層,裡面住得亂七八糟。

派地產人士逐漸清理出來。

那一帶實際上是六七十年代經濟騰飛前,HK的工廠所在地,有一棟更接近工業樓宇容易拿回使用權的騰空之後做了漂亮的「汽車研發中心」,來自大嚶和焦盆、漢斯的工程師加上部分「HK本地青年工程師助理」都在這邊展開工作。

都在油尖旺這一帶,相距曹菲的屋頂寓所也就五六個地鐵站的距離,荊小強晚上和曹菲共同登臺唱歌,白天基本上都泡在這邊。

港媒自然又跟歐美媒體一起圍觀超級富豪的非凡才華。看他用多國語言跟工程師們探討各種車身上的細節。

從每個轉折到曲線變化,從車燈式樣到內飾風格,HK人從來沒有涉及過的汽車產業設計話語權,被荊小強展示得全面又精準!

然後HK研發中心的資料會跟大嚶那邊機場旁邊的研發中心透過網路完全共享。接連好幾天的本埠媒體都在驚歎,這就是高科技,新時代的來臨嗎?

HK會隨著這一波汽車工業轉型變化,安然度過97嗎?社會各界都在熱烈討論關注這座巨大的超級汽車工廠進展。

雖然大多數HK年輕人不屑進廠打工,但有的是滿口粵語年輕人被「馬坎中介」帶過來參加培訓。日產的動作最快,這時候距離當初簽下搬遷協議過去半年多點。

全盤搬遷的他們已經把Rasheen越野車,也就是當時參觀完日產工廠,他和坂井溜出去胡天胡帝開的那輛家用SUV,後來本應發展成為奇駿系列的小型SUV,迅速按照荊小強的要求,改出來個皮卡版本。然後把這條完全成熟的生產線,用一線兩款的思路在HK汽車工廠安裝除錯培訓完成,展開批次生產!

爭取在年底達到月產量過萬的效率,如果等到各種物料人工理順能達到年產二十萬輛的恐怖產能!

實際上發動機、衝壓鋼板甚至各種螺絲釘都還是從焦盆本土採購,只是完全按照內部採購價格+可以忽略不計的海運費提供給HK廠。

未來的目的就是逐漸降低這些原材料、零部件的本地採購價。焦盆人表示很有信心做不到。

當時荊小強和坂井開著這輛SUV遊玩的時候,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被限定在了旅社和榻榻米上,但還是感覺非常合適。

對他的塊頭有點擁擠的小型SUV,比焦盆本土的Kar小車車又要大點,一家五口絕對不侷促,

後排稍微加長點改成貨廂的小皮卡,實際上在東南亞到中東地區都有非常好的銷路。

這等於是給MINI、甲殼蟲生產線打了樣,漢斯人表示我們的生產線也不會差,但這配件能力從遙遠的歐洲過來就有點現實,更要加強部分零配件本地化。

恰恰正中荊小強的下懷。

MINI則徹底交給日產做生產線,這個過程荊小強摻雜點「HK汽車工程師」也很合理吧。

反正都是從粵東千辛萬苦湊起來的二三十位汽車產業專家,有人甚至參與過歐洲車型在國內的生產線,但都從未參加過生產線從頭設計建立的源頭工作,暗地裡激動得不得了。

這就是荊小強之前拿到泡麵生產線都很痛苦的原因。

逆向破解固然是有可能仿製出一條完全一樣的生產線,但很難解決為什麼要這麼設計的根源問題。

生產線上哪怕一顆螺絲、一根線路的設計都不知道人家為什麼要這麼搞,最後只能亦步亦趨的小心翼翼照著做,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則出來的東西就沒法用。

唯有從頭參與設計生產線,學會這種設計思路,才是能夠徹底搞懂這種工業品思維的終極方式。

等於最後的MINI車,除了牌子頂著大嚶,還能順著大嚶殖民地的渠道去銷售,汽車底盤、發動機和變速箱這三大件由大喂本土的工廠提供,其他全都由日產補齊。

大喂那邊要的是讓相關產業鏈苟延喘息,哪怕不是全產業鏈,能給選民交代就夠了。

日產得到了新的擴張機會,也全力配合。

然後和漢斯工程師們還能一起觀看路虎攬勝的半手工組裝線在HK建立。這種年產不超過三千輛的流水線,也就奢侈品牌能支撐得起玩法。

站在已經初見規模的巨型汽車工業區,看著已經陸續試製出廠的近萬輛Rasheen越野車、皮卡車整齊排列在廠區停車場。

連潘詩穎都感到有些心驚肉跳,玩工業,比賭場上的梭哈都恐怖。

輕而易舉就是上億美元的產品庫存堆積在這裡,賣不出去的話就全砸在手裡了。

荊小強卻越過這片停車場,隱約看見那邊正在如火如茶建設的鵬圳輪廓,心裡哪裡會在乎這點投入。不過既然連產品都生產出來了,那還是要想辦法賣掉的。

既然說了是為東南亞市場開拓準備,那今年的環球巡演就從東南亞開始吧。試問天底下,有哪家工業製品有這麼強悍的推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