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一樣了。

哪怕米高聽聞訊息,也像小孩子得了新玩具,忽然在天高雲淡的山中靜不下心來繼續修煉,急不可耐的要回去看看。

畢竟那可是米高也看若長大的米老鼠、唐老鴨。

迪尼士在他起步的生涯裡也短暫做過他的東家,奧爾維更是和他有多年的經紀交流關係。

也是因為他那幫黑心的經紀才把奧爾維踢開,所以回去跟老朋友見見面,順便準備開始自己今年的新演唱會。

米高的如意算盤是等荊小強晚點過去搞演唱會,他就可以暢快的跟著大家玩。

所以陳丹尼也跟著他去洛杉磯,錄自己新唱片的同時也再體驗下花旗音樂潮頭的風格。

今年的第二屆《HK好聲音》完結後,陳丹尼已經逐漸奠定了在HK音樂界的宗師地位,和覃校長一起跟曹菲算是齊頭並進的導師,各方都認同。

他自己高要求多學習,免得明年的好聲音導師當著對新音樂都不夠了解,那才掉份兒。這就是意識到了時代、行業、甚至連唱歌都無時不刻在變化的核心。

只有認識到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這人生就不一樣了。荊小強自己何嘗不是一直在學習。

只是他是因為天賦太出色、靈感太高光,被周邊推著拼命學,不然就會被淹沒。好比他順勢跟著中森姐姐出來,也是回到滬海就發現跟之前不一樣。

過去三四年,再搖滾巨星、再演藝大佬,揚威大都會歌劇院,都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

國內能夠接收到訊息的除了極少數外事部門,幾乎沒人知道,留學生都極為蔽塞的只讀聖賢書,不會關注這。

包括他收購英超俱樂部這種事情,連體育部門都不清楚背後的花頭。

可一旦荊小強頂上「世界首富」這種名頭,臥槽,金融、工商、外務、新聞、體育甚至科研部門都知道了。

各種所有隻要涉及到有一星半點海外資訊渠道的,都會發現這個驚天大八卦。

而且如果是內陸省份也就罷了,老杜說他們西北省裡都沒幾個出過國,更別說有什麼跟海外聯絡的渠道。

這特麼是滬海,全國上下可能連平京、粵州那邊都沒這裡跟五湖四海的交流廣泛。懂外語的傳統都在很多家庭保留。

現在全都爆發性的知曉了荊小強的「首富」身份。

以前只在小範圍流傳的「我早就知道他是國際巨星了」、「我早就聽說他在海外很能賺鈔票了」、「我還聽說他跟宮澤理蕙處物件」「不是中森明萊嗎」「不不不,是蘇妃瑪索,我看了佛羅里達時報」。

這下徹底出圈,全都被「荊小強是世界首富?!」這樣爆炸性的各種渠道交叉證實新聞傳遍全場。

滬海有家報社甚至還準備報道這個新聞,但按照基本的新聞報道原則跟滬戲求證一下,就被有關部門打電話要求下掉了。

但哪怕沒有網際網路廣泛連通,也沒到移動網際網路那樣人均客戶端的地步,順著這個訊息開道,荊小強在海外的訊息開始成篇兒的被扯進來。

哪怕到普通市民群眾那裡還不可能看到,但各種部門已經開始頻繁走動。

再高再大的部門都管不住這些四面八方迫不及待伸來的手,還都理直氣壯的為了發展這呀那。

緊盯海關、機場和滬戲幾個單位,發現荊小強的蹤跡就立刻上門,各種邀請座談、會議、部門領導接見什麼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化緣。

連成玉玲都說幸好沒結婚沒扯證,那不把她的工作單位和孩子全曝光扯出來,去隔壁吧,別從大門兒進出。

陸曦倒是不怕,可整個別墅區都來圍觀!

這時候她才發現自家院子跟獨門獨戶的宅子差別在哪裡了。還得是中森姐姐這樣的外賓堂而皇之接下沒處去的娃。

最後乾脆出來躲幾天造娃。

商務助理團隊本來想跟著,荊小強說算了,那麼窮鄉僻壤的地方突然多一堆老外,沒準兒人家還以為是特務呢。

留下電話保持聯絡。

荊小強也趁著放空的這幾天把漫威電影的劇本梗概拿出來。

到他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手把手的推出完整劇本,奧爾維早就給他分析過,實際上好萊塢從來都不缺好演員、好導演跟資金,每一環在好萊塢都有很大選擇。

真正最金貴的其實是劇本。

一個好故事能夠用最合適的切入點拍出來,這才是好萊塢最緊俏的東西。

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不同的拍攝風格,可能出來的票房都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