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有形裝逼也很傷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靠單打獨鬥不可能永遠獲得勝利,只有信任了自己的夥伴自己的擁躉追隨者,相互成就才是未來的王道。
所以非常清晰的收斂起自己故意賣弄的氣勢,肯定的回應:「歐福可兒是.....」進一步抬高了潘詩穎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
接下來當然是潘詩穎來做介紹,挨著引見各位家族富豪大佬,這本就是她慫恿策劃的場面。
長袖善舞的姿態卻不是以周家的媳婦,而是潘家大小姐的身份,介紹到她公公的時候都沒多提這,但有說到今年光是莫妮卡在花旗的建築量就超過五十萬方,更不用說還在曼哈頓剛盤下來54街的四十二層大廈,未來在花旗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很大的建築專案。
在場各位HK老神仙,不管怎麼起家,大多是靠地產衝過億萬富豪門檻。很熟悉這種固定資產的套路。
但花三四千萬美元到曼哈頓去買樓,他們不是買不起,卻一定會掂量下我買來幹嘛。
所有的產業利潤點都在HK,他們中間耳聰目明的已經開始在投注內地,因為一無所有的內地就像初創公司,天使投資會有巨大的回報率。
這個時候去投超級成熟的花旗,還是熟中熟的薪鄉曼哈頓,就像面對龐大的寶捷公司、豐田汽車、嗦尼電器,不會賠但也賺不了多少,主動權還肯定在別人手裡。
HK富豪們也沒狂妄到前些年的東瀛富豪的那種地步。HK再有錢,也距離焦盆差很遠很遠。
只能說荊小強不是膽大妄為已經超越他們好大一截,就是年輕氣盛洋蔥頭。
其實到這會兒,連荊小強都不知道潘詩穎提這話的真實用意。但很明顯周氏家主眼睛亮,這點到了他的心坎上。
周家是做建築,不是做房地產,也就是包括李半城他們這些地產商拿地做營銷,建築資質的修房子事務都是交給建築大王這邊來完成。
在成熟的商業社會這都是應該各司其職的分工,修房子跟賣房子一碼歸一碼,才能保證社會上不會被整體壟斷。
但內地往往混為一談,就好比成家二舅和陸松源前兩年不就有人慫恿他們從建築公司朝地產公司轉型麼。
然後HK就這麼大,一座城而已。
房價再高,也不會讓建築商獲利更多,他們更想走向世界成為跨國建築產業。
荊小強三言兩語明白過來,也不抗拒,畢竟陸松源聯手海外基建的目的是創匯加製造就業,世界這麼大一家做不完,況且還有些敏感的專案並不想讓內地工程公司被外界注意到,HK剛剛好。
甚至還能混淆那些內地工人的來源。
荊小強馬上順口說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醫療城專案,我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和經營主導權,你手裡有現成的高樓大廈方案嗎,
直接拿過去修,我給錢。
原話極其裝逼:「我自己的地產公司已經修到十多層,對中東沙漠高溫地區的施工特點有了些經驗,你們可以派隊伍過去協商,如果要請外勞,我也能從內地安排,要多少給多少.....呃,先修三棟吧,三十到六十層左右都行,主要是好看氣派,給莫妮卡過過手籤個名就行。」
這是真話,國內並沒有太多成熟的高樓大廈設計方案跟施工經驗,有了HK公司帶路,又是一種意義上的學習,瞪誰誰懷孕的那種。
近十位HK頂級富豪都只能面面相覷,看到對方眼神裡都是後生可畏的驚歎!他們不會懷疑真假。
荊小強自己在HK地區就有數億美金閒置資金,那架停在啟德機場的超豪華私人座機來自中東改塗裝,他參與國家變動大事後成了駙馬,這都是公開報道的事情。
HK周圍沾上個拿督都能雞犬升天,這成了駙馬還有什麼可質疑的。這種事情作假一戳就爆,毫無意義。
周家那位歡喜得阿彌陀佛,差點大年三十就安排人去中東看現場。
大家都有自己的大廈,好多家族終其一生的夢想就是修棟大廈,這裡跟買白菜似的,先隨便來三棵看看吧。
哪怕有問題都不是很在乎的那種隨意!
甚至修這麼三棟樓只是為了給女朋友刷經驗值?
潘詩穎根本不是這個目的,也跟著吃驚了下,真想叫莫妮卡來看看你男人又在裝逼秀恩愛,老孃覺得簡直插心!
瑪德看看老孃找的什麼男人。
周家是基金管理制,除了家主會參與點事業決策,整體都是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打理,她名義上嫁的那個丈夫只需要每個月拿兩百萬港幣生活費花天酒地,不用來敗家。
跟荊小強比較,簡直天上地下。
總之能讓這些老神仙都忍不住驚歎的場面已經很少很少了,今天都有種只恨生子不是羅伯特的遺憾,要不嫁個女兒吧?!
可這荊小強花心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自家女兒需要為了這點去聯姻嗎?
就猶豫這麼一下下,荊小強終於在潘詩穎引導下見到了胡家,擁有海港購物中心整體地產的九龍集團家族。
這是眾位老神仙裡比較少的中壯年已經二代接棒,第一代三五年前剛剛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