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看看什麼叫演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市場、資本都有個接受緩衝的過程,要到96年才給了龍哥點機會拍紅番區,然後徹底引爆一茬茬的港臺電影工作者去好萊塢當廉價勞動力。
某種意義上他們跟內地南下打工仔沒什麼區別。
而出賣體力的龍哥、傑哥這種打星,生命力顯然就沒出賣技術和藝術性的導演更強。
黎鞍就是港臺導演中的佼佼者。
因為他跟其他老餘這些從港片裡殺出來的導演還不同,他是在花旗生活長大學習技術,然後鬱郁不得志的回到右岸拍文藝片重新一點一滴獲得資歷經驗,然後蹭著港片這邊的華裔導演翻紅,才逐漸上位。
走的一條看似跟港片導演同類,其實他是其中另類的路線。
他的拍片手法導演模式更接近歐美文化理解,算是標準的香蕉式導演。
焦漪輾轉聯絡到他的時候,堪稱恰好在黎鞍剛剛起勢,拍了第一部得獎電影積累經驗走出新手村,還沒踏上票房獎項雙豐收的成名之路,更沒被好萊塢青睞。
天天在家給老婆孩子做飯做家務,正在琢磨第二部電影怎麼才能獲獎上路的含苞怒放前尷尬期。
一個電話就屁顛顛的跑HK等著了,要不是回鄉證手續比較難辦,他絕對會直接找到粵州去,說不上窮困潦倒也絕對是鬱郁不得志啊。
全身西裝革履的慎重,看到荊小強甚至露出深情的眼神,樂得荊小強哈哈大笑,先來個深深的擁抱吧。
上輩子他出國到花旗,就是黎鞍已經春風得意的時候,接連執導了《理智與情感》、《臥虎藏龍》一系列的大片,名聲地位都絕對是華人導演甚至電影界人士之後二十年的最高巔峰。
畢竟演員再高都沒導演持久。
之前荊小強壓根兒沒想蹭他的東風,但內心還是很想給天海推把屁股才試著找他,現在更想幫孩子媽建功立業。
見面就展開拼縫兒籠絡大法,認真的講解了整部電影,暫定名《海角》或者《彩虹》之類文藝名稱的電影側重點。
然後當著導演、主演甚至老餘這邊一堆人,親手給天海化妝。
黎鞍應該更看重荊小強在古典音樂界的藝術家地位,這從骨子裡更契合他的風格,也對他未來想走藝術電影之路會更有幫助。
右岸能有什麼世界級的藝術家?
但現在全都瞠目結舌的看著荊小強手底的女主演開始蛻變。
天海從去年就開始蓄長髮,但現在也就齊耳長,然後平時基本都是素面朝天的乾淨妝容,這也是日系妝容偏淡雅的特點。
現在卻好像一張白紙慢慢給染上眼色,粗鄙而不修邊幅的滄桑逐漸加重,精細的眼眉變得草率,柔和的面頰線條也凹陷變形。
最大的特點還是在於天海的臉,在荊小強的手指下如同點石成金,抹過哪裡她就能把自己的五官按照力度不同,像橡皮泥一樣造型固定!
這就是舞臺劇演員的功底跟優勢了,能夠嫻熟精準的掌握自己面部肌肉,一張絕對不漂亮卻充滿神奇魅力的臉出現了。
荊小強要求的略顯自卑又內向的面部表情,帶著天真跟堅強的眼神,還有艱難擠出來的笑容,就像泥塑似的,一點點增加在那張臉上。
焦漪已經看呆了。
她可是過去五年裡港片拍片數量第一的女演員!
她終於明白之前荊小強說她演不了這個角色的原因。
這就叫演技。
李和信一直站在工作室門邊,很不起眼的把自己全身緊靠在牆面,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抑制住自己不要快活得叫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