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6、好買賣都是要帶添頭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十世紀網際網路發展史要重寫了。
在上千名羅伯特的歌迷和附近矽谷T宅男們的親眼目睹下,花旗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高投資金額的風投獨角獸專案就這麼誕生。
啊哈網募集了超過五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
對比下甲骨文幾年前上市,募集資金3150萬,薇軟就更卑微,上市的時候淨資產只有兩百萬美元。
不到半小時的網站講解茶話會,壓根兒看不到創始人苦苦哀求投資人的焦急。
只有風投基金大佬們爭先恐後掏錢的名場面。
因為荊小強最後也只給出來九家的名額,算上大金毛,十家平攤的風投基金剛好分走百分之五十的原始股份。
然後米高持有百分之五,還有百分之五是留給包括傑瑞在內的未來員工高管股權激勵,荊小強自己還有百分之四十。
可以作為對比的依舊是薇軟,八六年上市後比爾保留了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算是身家過百萬,直到兩年後藉助跟M的合作,推升薇軟市值過億才讓他成為PC產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
而到93年底,薇軟的年營業額也不過二十億美元。
荊小強居然面對這麼多矽谷風投大佬,一次性就募集到五億美元!
楊寧靜給荊小強形容過,他們拿著讀哈佛大學商業管理的老同學幫忙寫的計劃書,不停訪問風險投資人和風險投資公司。
前者類似於紅脖子那種不太懂技術的老財主,後者往往是專業風投機構。一般給出來都是幾萬到幾十萬美元天使資金,A輪給到百萬美元都極其罕見。
報價都很摳門。
可在荊小強面前,簡直就當成印花廢紙那麼隨便揮舞。
現場那麼多歌迷跟矽谷大學生、T精英們都看到了,但具體的金額他們是第二天之後從報刊上才知曉。
荊小強必然是把決定砸五千萬投資的風投機構大佬們帶到身後的豪華房車大巴上密談簽署意向協議。
起碼要告知這五千萬美元,僅僅能獲得啊哈網百分之五的原始股份。而且是僅有分紅、轉賣權利的類股份,可以對資金流向有全程嚴格監管,但不得對經營有任何指手畫腳,在出售的時候,同等價位下荊小強也擁有優先購買權。
這都是有大金毛親筆簽名的同樣意向性協議作為佐證。
未來只要成了啊哈網的股東,必然能驗證這些協議的真假,更別提上市公司肯定要查個底兒朝天。
敢在這種細節上耍花樣,翻車就必然坐牢。
可簡單問明荊小強把募集到的初始到的資金都將用於聖芭拉鎮周邊的網際網路產業總部建設,在花旗本土搭建更多伺服器和招募更多網際網路精英,下一步才會在世界各地推動不同語言的啊哈網版本,徹底引領全世界網際網路普(zhuan)及(qian)事業發展。
老謀深算的風投大佬們還是毫不猶豫的跟投了。
嗦尼的成功案例就珠玉在前,風投大佬們甚至能腦補,羅伯特這樣的才華橫溢是迫不得已才跟嗦尼合作賺取第一桶金,他在一兩百億美金的大專案裡面肯定不是賺得最多那個,網際網路才是他自立門戶會投入收穫壓重注的專案。所以無論風險判斷,前景預估,都讓風投大佬們很篤定。
就像高階球探看到了十來歲的梅西那麼有把握。
以至於十來家不同機構、基金的風投方,除了按照起身決定先後順序有九家獲得了跟投權,剩餘幾家同樣不肯放過的用五千萬以同樣各自百分之五的份額,轉投給了「網際網路廣播網站」。
實際上在荊小強內心是認為廣播網站最多能發展成聊天室到論壇形式未來肯定遠不如第一次網際網路浪潮的龍頭搜尋引擎、
黃頁網,當時他給大金毛的五千萬美元算了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但在這些矽谷風投眼中,網際網路廣播的名氣甚至比啊哈網本來還大點。因為在他們接觸,能夠諮詢到的網際網路專家眼裡,都對目前流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網際網路廣播讚譽有加,反而是那個為普通上網者為使用者的網際網路黃頁評價低點。
包括荊小強在網際網路上的名聲,也全都是靠網際網路廣播傳開的,光是這名兒聽起來也更像是媒體。
聊天室裡每位發言使用者都要註冊的賬號,看起來也比完全免費使用的網際網路黃頁更有盈利前景。
所以沒能投到啊哈黃頁網的四家機構,轉投了網際網路廣播。
為荊小強兩百萬美元買過來,傑瑞他們擁有百分之十,米高有百分之五的網站,獲得了兩億美元資金!
傑瑞他們當初拿到兩百萬美元,沒有自己瓜分,而是投入公司作為發展運營,為他們贏得價值一億美元的身家!
得知這個訊息的初創團隊,在夢幻莊園臨時技術中心驚呆了
我們幾個真的已經成為千萬富豪了?
如果未來上市,難道真的會像羅伯特說過那樣,誕生好幾位億萬富豪嗎?作為網際網路廣播的初創人員,他們從遇到荊小強的那一刻起、就徹底改變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