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一山還有一山高(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各大影業公司也苦高成本許久,被最頂尖的導演、攝影、特效等等環節架高了成本,很痛苦的。
荊小強這種港產西片的模式,說白了就是用東亞地區的廉價行業勞動力來為歐美洋大人服務,輸出電影產品。
本質上跟製造業外送到亞洲地區生產一樣。
傷害到的只有極少數頂尖導演的利益,可他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一片叫好聲淹沒了。
鋪天蓋地的叫好。
各家影業集團都有意無意的加入進來支援,希望透過這種手段,撕開被各方壟斷的局面。
熱鬧極了。
龍哥也借了那架商務機在北美地區到處瘋狂登臺亮相刷知名度!
他也明白了荊小強的苦心,與其說每年拼命拍好幾部電影,不如這樣一年一部穩穩的大片狂賺。
以他往年在HK拿到大概三四千萬港幣的收益,今年光憑導演《殺手不太冷》就收益過億港幣,現在這部戲,怕是夠他吃一輩子紅利!
可在這種嘈雜的聖誕氣氛下,依舊壓不住回到薪鄉的大金毛,在一堆媒體面前宣佈,他已經跟羅伯特、米高達成協議,將向他們的網際網路企業注資五千萬美元作為風險投資!
所有的報刊都用上了,他跟荊小強、米高三人捧著一張一米多寬超大支票的簽約合影照片!
憑藉荊小強和米高的強大話題性,這個訊息在人迷、歌迷、網友、遊戲玩家,特別是金融風投行業迅速引爆!
五千萬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不知道有了荊小強以後,還會不會出現YOHOO,總之在上一世,引領了整個千禧年前網際網路泡沫狂潮的YOHOO得到的第一筆天使輪風投資金,不過區區一百萬美元!
93年底確實是網際網路概念風起雲湧的超級風口,但就跟大概三十年後說起元宇宙、區塊鏈這些超前概念一樣,技術領域之外的人都只是不明覺厲,而投資人則懷疑你們說得天花亂墜,這是未來的必由之路,到底有幾分真假。
實際上上一世的網際網路吹了很久,第一聲號角是1994年Netape釋出了其第一版瀏覽器的測試版。
Netape瀏覽器的前身就是馬賽克,因為把核心租售給了薇軟,黃圖佬威爾曼自立門戶後不得不放棄馬賽克這個他鐘愛的名字。
這一回,還是瀏覽器打響了第一槍,但身邊同時就跟著社交網站聊天室和網際網路黃頁兩大打手。
大眾傳媒已經大量報道網際網路現象,風險投資基金則聞風而動,湧向各種各樣的EB站點,就像紅脖子他們那樣揮舞支票卻不知道該投什麼。
更不知道該怎麼定價。
YOHOO第一次被風投估值只有400萬美元!
所以之前荊小強直接給網際網路廣播公司砸了兩百萬美元,絕對是個破壞市場行情的瞎胡鬧。
當時把紅脖子們都嚇蒙了。
荊小強不過是習慣了網際網路公司不都動不動多少億美元起步嗎,我這兩百萬就收購簡直白菜價。
然後又不得不提到大金毛這個傢伙一貫的談判風格。
他習慣於用海量資金砸人,把對方砸懵,才可以得意洋洋的收割。
從米高那聽說荊小強兩百萬美元收購了網際網路公司,他也不像那些風***司那麼評估知道價碼,也以為真的就這麼值錢。
然後故意來跟荊小強談判時候極限施壓,上手就梭哈,五千萬美元!
這是他能調動付出的所有,不然後面再增加就只能給飛機和女兒了。
無論偷雞牌、神仙牌,都應該被砸出原形來。
如果對面不是荊小強這個妖孽,絕對奏效,沒準兒能把三家公司的股份全都吞了。
可荊小強不慌不忙的居然只給了他百分之五的股份!
大金毛就更覺得這個生意有得做,荊小強比他認識的任何一個人都懂網際網路。
所以站在無數鏡頭前的他,當然露出了那種勝者為王的氣勢:「沒有人比我更懂網際網路,我投資羅伯特和米高的網際網路公司,就是相信他們一定會透過網際網路創造超級偉大的未來,這也是舒珀大廈最著名的兩位業主……」
實際上他還是透過這樣吸引眼球的方式,推銷自己的房產。
而且投給荊小強和米高,應該是有賺無賠的好生意。
他在這項投資裡面,很大機率有賺無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