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真的沒想引領這一切(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能怪各位太美了。
誰都會下意識的把注意力放到各位仙女身上。
其實荊小強除了在陳薇羽耳邊情真意切的說了句辛苦,關注的還是傑瑞他們這幫興奮的IT男。
遠處已經封頂在做裝飾裝修的組裝二層辦公樓,就是這兩年的IT基地,據說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想進去辦公。
因為米高這座原本可以容納兩三百賓客的莊園宮殿,哪怕加上給工作人員、安保人員的附屬樓,現在也擠得不得了。
就奔著羅伯特.KING這塊金字招牌,從全美各地趕來投奔的IT工程師、技術宅男絡繹不絕。
工資要求還不高,能跟著羅伯特看演唱會、能跟偶像抱抱就十分滿足了。
為了這個目標,天天996加班睡辦公室睡袋都無所謂!
七八百號IT工程師還是傑瑞、威爾曼他們篩選過後,的確有技術前途的才保留下來。
現在全都在宮殿大廳裡等著偶像接見呢。
荊小強聽了很吃驚:「你們搞IT公司的不是很會摸魚,一週能上二三十個小時就喊累嗎?」
傑瑞更吃驚:「誰跟你說的我們喊累偷懶,我爸媽可是參加過溫哥華大更新的……」
哦,這是個多麼遙遠的詞兒了。
上輩子荊小強到北美已經是接近千禧年,只偶爾聽過這個詞。
帶著往裡走的傑瑞描繪起來就更加清晰生動。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說白點也就是冷戰進行到最高峰時候,歐美各地的青年家庭都從四面八方趕過去參與建設,白天工作,週末義務勞動,晚上篝火晚會唱歌跳舞。
內味兒是不是很熟悉?
嘩啦嘩啦的拆舊建築蓋新房子,嘩啦嘩啦的生娃,連續多少年的大幹快上建設資本主義新城市的勁頭,一樣一樣的。
就為了證明冷戰的花旗、大熊兩種模式都不對,年輕人可以用自己的辦法建設更美好家園。
無數充滿理想主義的花旗父母帶著孩子、歐洲青年移民投身到這場改天換日的運動中去。
算算年份,傑瑞的確應該就是那批大更新的孩子。
荊小強就笑了,對,在最強大的對手倒下前,花旗也有過大基建,歐美青年也有過熱血與夢想。
只是後來他們都在舒適中躺平了。
只有中國人才會堅持這種努力!
帶著這種笑意走進夢幻莊園大宮殿的荊小強,立刻迎來理工科宅男們山呼萬歲的擁戴尖叫!
誰都想不到,一位搖滾巨星要是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引領網際網路產業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連荊小強自己都想不到。
但歷史卻恰恰給出了他這個地位。
為什麼計算機產業成了顛覆傳統工業的革命,為什麼這場革命爆發在矽谷這個西海岸。
不是什麼計算機學府雲集在矽谷。
花旗早年間研究網際網路的大學遍佈全國,包括傑瑞、威爾曼他們都是從中部地區,類似內地草原省的位置過來。
為什麼最終是從西海岸點燃呢?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六十年代末的嬉皮士運動,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接著的大更新運動。
這一連串的人文運動,把這部分跟傳統工業人群不怎麼合拍的知識分子,集中到了西海岸。
主要就是那些留長髮、留小鬍子、穿喇叭褲,還酷愛搖滾的傢伙,建立了各種後來大名鼎鼎的計算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