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多少是有點飄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
這樣一部還不到五千萬港幣的低成本投入電影,全球票房破億是必然結果。
整個HK電影圈群情激昂,這難道就是港片的未來嗎?
電影在HK也上映,開畫日320萬港幣,這
已經是HK影業的極限,只有雙週一成外加傑哥的電影有可能衝到這個地步。
但是跟整個國際市場,特別是北美市場一比,才四五十萬美元,灑灑水呀!
荊小強所言不虛,他的確已經開啟了好萊塢這扇門,就看哪些人能跟著他飛昇了。
這叫做海外票倉。
以前的港片產業,除了龍哥有點基礎,傑哥一丟丟,然後就是極少的一兩位導演有點跟張導那樣的市場。
基本走不出東南亞地區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港片還是在港臺這麼小點地方搵飯。
現在真的開啟了!
麥培薇自然是各種推波助瀾,把目前荊小強推動的電影產業公之於眾,看看這都是什麼神仙牌面!
從主演、導演、配樂、動畫片,招攬了一位又一位的頂級大佬。
有了這些主心骨,再搭配各個環節,看看老餘、黎鞍、龍哥等接下來的電影,都是奔著千萬美元、過億美元的收益去。
整個產業都快瘋了!
到處想找荊小強攀門路,偏生這時候莫妮卡、羅伯特都不在HK,連艾琳都不在。
剛從滬海返回HK的伊麵卻在鵬圳跟安寧共同露面,出席首映式之後再回來接受採訪,自己已經接下羅伯特剛寫的抗戰愛情戲劇本,由內地第一等的張導親自掌舵,未來也是要衝擊好萊塢跟國際市場的大片。
原來整個港產西片還是有極少數給演員的機會。
帶上我們吧!
到處都是求著麥姐給資源的聲音了。
麥培薇長袖善舞的水準全面展現,揮斥方遒的把整個基礎梳理好,感覺HK就是基地,每部影片的各種人手都從HK抽調,但是拍攝卻世界各地到處都有。
哪怕是在對全球旅遊公務不稀罕的HK,這下也趨之若鶩。
因為這的確是港產電影,第一次打入北美主流市場,太讓人流口水了。
八卦媒體都忘記炒作荊小強在平京跟艾琳公開亮相,安寧和伊麵是不是有八卦,又或者莫妮卡是不是氣走北美。
現在火力全開只能集中挑撥龍哥是不是稍遜傑哥一籌?
龍哥在柬譜寨呢。
可他前面已經用導演《這個殺手不太冷》對北美市場做了熱身,等到聖誕季,可以跟暑期檔媲美的最好段上《不可能任務》,才是他的檢驗標準。
根本不在乎這點HK的雜音。
所以連HK都趕緊各種轉載焦盆到北美市場的媒體反映。
從個人角度來說,羅伯特絕對是不次於傑哥的贏家吧?
據麥培薇「透露」,羅伯特推行的是好萊塢製片人制度,主創跟製片監製都能跟投資方一起分紅,這樣既能把拍攝成本儘量壓縮,也能促進主創人員朝市場傾斜,儘量拍出市場認可的叫好又叫座。
畢竟連港片圈子也很有幾位花錢如流水,各種拖沓跟著藝術感覺走的導演大仙。
麥培薇是各種提防警告。
每位導演、製片人、明星要參與進來,就得首先保證票房賺錢。
不做賠本買賣。
那種只會耍個性按照自己理念玩電影的就不要來了。
羅伯特要賺錢!
麥姐已經公開這麼喊了。
而且透露《殺手不太冷》最終的收益,荊小強拿了四千萬美金,龍哥也有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