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完全可以做個等比例模型來爆破,然後再用區域性模型偷樑換柱啊。

因為市場太小,預算太少,這種摳門手藝在港片裡面大家已經做過無數遍。

簡直駕輕就熟的就把預算省下來了。

目前看起來配樂幾乎就是荊小強這套模式的惟一短板。

不可否認HK也有大量優秀的配樂師,譬如黃叔就是佼佼者。

但是既然來搞西語片,那就要深諳人家的文化,擅長民樂的黃叔就絕對搞不好《生死時速》、《不可能任務》。

初期幾部荊小強可以靠自己對經典作品的熟悉包辦配樂,整個產業不能這麼玩的。他想把蒂姆拉過來,但對方價錢可不便宜,正好這時候看見裡維斯騎著摩托車滑過來,遠遠的拿出一捆電子音效器對荊小強示意下交給工作人員,就追著劇組走了。

這是荊小強找他們樂隊要的,因為嗦尼膝上型電腦朝著個人影音系統這個噱頭在發展。

現在硬體沒問題了,又要拖延幾個月上市,荊小強決定給研發組找點事情做,希望他們能為VAIO提供一套電音軟體,也就是用膝上型電腦可以打碟,可以模擬合成不同樂器,哪怕是簡單的電子音效,那也絕對能讓全世界的音樂人可以把嗦尼筆記本當成生產工具。

後來很多DJ潮人,走到哪裡都會帶著臺裝滿自己熟悉音效的精緻筆記本,尤其以蘋果筆記本為主,好看又好用。

自然就是要拿一堆樂隊玩的音效器給研發人員按圖索驥。

這也恰好提醒了荊小強:「你覺得你是好萊塢最偉大的音樂家嗎?」

豪斯.蒂姆眼睛亮了下,這就像寫網路的很難被人看成是作家,大多隻能自嘲的說自己是寫手,電影配樂師也有點這麼尷尬。

明明乾的是作曲配樂的活兒,卻因為只是給電影做幫襯,就很難被譽為音樂家。

相反荊小強卻已經有了這個名頭,這也是他找過來的原因之一:「我覺得我是!」歐美人不會謙虛,極為恃才傲物的蒂姆內心一定是這麼認為。

荊小強笑得像個逗弄老鼠的貓:「可我聽說各種影評家、樂評家對你很不以為然哦?」

蒂姆一臉不屑的呵呵:「那些廢物……他們只會固守成規的重彈老調,卻看不到整個電影產業已經成為工業化製作,如何高效優質穩定的完成工業品,才是電影配樂的首要目的。」

連他的臉都認得出來,荊小強自然知道他的問題在哪:「去年我剛剛在焦盆NHK樂團獲得千萬美元年薪的時候,以東京愛樂為首的一批音樂界人士,抨擊我在褻瀆古典音樂,試圖把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市場融合到一起的做法是痴心妄想,今年我在歐洲巡演的時候,以漢斯歌劇院為首的一批音樂界大佬更是發動各種歐洲媒體,稱呼我是嚴肅音樂的顛覆者,是整個音樂界的敗類,你是不是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呢?」三十六歲的蒂姆已經沒了興師問罪的氣勢,感同身受!

他是漢斯移民,從小沒有進過音樂學院之類的科班學習,純屬興趣愛好跟天賦,然後又是從電子音樂工程師這樣的職業從合成混音開始入行起步。

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就跟盧崑崙的軌跡差不多。

這種野路子絕對不受科班「藝術家」們待見,特別是蒂姆開始在電影配樂上嶄露頭角,一部一個臺階的驚豔,成功率之高,廢品率之少,讓人驚歎的同時肯定也會分析他的配樂特徵。

那就是大量運用電子混音這種他最熟悉的新音樂技術。

三十年前,作曲家們除了必須會即興創作,還得會作曲,指揮,需要憑空創作音樂,而正是蒂姆這位電子音樂工程師出身的傢伙,開創了從音樂素材庫裡'挑'音樂的模式。

就好像以前的配樂師需要從種麥子,磨面到做出意麵,全都自己忙活,蒂姆則是工業化的買來各種成品麵粉,成品調料,又快又好的迅速熱騰騰上桌。

這種時代開創者最討人恨!

因為他引領的時代轉變,讓很多老前輩無所適從,年輕觀眾和投資方又都被蒂姆這樣的優質高效給吸引走了。

所以豪斯.蒂姆堪稱現代好萊塢最風口浪尖上的爭論人物。

很難被正統科班派接受的改革前鋒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時代總會證明一切的……」

可荊小強才是那個小惡魔:「天曉得時代什麼時候到來,但如果我讓你的配樂成為大都會歌」

看《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檢視

為您提供大神中秋月明的《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920、那就看你上不上道了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