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老天爺都眷戀的男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荊小強邀請文哥、李和信來焦盆,可不就是為了裝這個逼嗎。
他在國內各種低調甚至躲避,實在是不願多些這呀那的社會職務光榮稱號,榮譽應該屬於那些默默無聞做事的人,儘可能把好處實惠輸送到普通人中間,才是他的樂趣。
公眾人物用財富、奢侈品、豪華跑車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實在是很LOW的行為。
也是撕裂社會階層的惡行。
因為每個人的能力、資源、家庭背景差異,註定了普通人才是大多數。
既然站在了中高段就感謝這場老天爺的饋贈,反哺社會唄。
但賺了這麼多錢,在國外消費下無可厚非。
更何況國外的高調都是為了更多賺錢。
資本主義本就宣揚有錢才能為所欲為的價值觀。
荊小強這種打造媒體網紅、明星情侶真人秀的套路,變現容易得很。
坐在紅磚倉庫外的街頭式咖啡館遮陽篷下,荊小強也是這麼給幾位朋友傳遞交流:“老李90年就知道登報招聘五千月薪的美女,用轟動效應來帶動商場的知名度跟銷售,我這如出一轍,抓住資訊傳播的熱點出名變現,我第一桶金就是青歌會之後名聲大噪,一張專輯賺了幾百萬,再連續十多個廣告代言又是幾百萬,只是到現在賺內地的錢對我來說已經沒什麼挑戰性,大家都窮哈哈的,雞腳杆上刮油也太沒出息了,所以我都主力賺美金、日元……嗯,港幣我都瞧不上,更希望帶動更多人一起來賺。”
白蓮婷明顯想諷刺是是是,國內姑娘也沒挑戰性,你都想吐了,主力草外國妞兒,可當著其他人還是一直似笑非笑。
文哥最先鼓掌豎大拇指:“爺們兒!你這麼一解釋我就明白這名氣是怎麼運用了!”
他那著名的女朋友不就是初代春晚紅人嗎,更因為超越八十年代的女強人自我風範,引領了整個改開後的女性獨立意識覺醒,所以在全國名聲極響,瘋了一樣的走穴賺錢。
軌跡都是一模一樣,只是沒有荊小強這種五十歲出頭的自我控制能力,知道哪些錢該賺,哪些話不該說,最後必然局面崩盤,偷稅漏稅被抓不過只是個由頭。
李和信就聽得更仔細了。
他賺錢天賦極高,演戲卻實話說是一般般,就跟建國前那些熱衷於唱兩句的八旗票友差不多,愛好驅使下學了不少技巧,比普通人強,比偶像派更地道,但和頂尖的天賦型選手比差很遠。
也是好來塢、百老匯說的那種一萬小時定律選手,就跟TVB的老戲骨那樣,練出的。
卻沒想到荊小強把演戲和賺錢結合起來,甚至演戲只是手段,賺錢才是目的。
人生能把愛好和擅長聯絡起來,絕對是最大的幸福。
黃叔就感嘆這個:“有藝術才華的我見得多,但在才華之外還能清醒規劃、掌控局面就極為罕見,卻又不沉迷於權術爾虞我詐的,阿強你算是第一個。”
白蓮婷聞言嘴角還是抑制不住的翹了翹,怎麼都覺得驕傲吧,這麼出色才不是被老孃睡了。
荊小強笑罵:“你吹捧我,又不多拿年薪,六月了,年底肯定要從焦盆或者港臺開始全球巡演,今年我會帶艾琳一同登臺,麻煩黃叔給她籌劃下新歌,儘可能國際化潮流的風格,賺洋人的錢才是大頭。”
文哥就是問這事兒:“按照你的意思,我們拍電影也主要是為了賺洋人的錢?這要怎麼個操作呢?就像你剛在平京首映的那種商業片?”
荊小強搖頭:“賺洋人錢這是目標,我們就要分析我們的優劣勢,首先是成本低,就像中國製造一樣,我們全方位的成本低,包括有天賦有能力的導演、演員、幕後工作人員,所以好來塢一千萬美元拍的戲,我們兩百萬美元就能搞定,同樣的投資我們能搞五部戲,只要其中爆紅一部,其他不虧本,這成功率可不就比好來塢製作要高得多。”
文哥再確認:“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唄?”
荊小強看著他的雙眼,確定以及肯定:“我知道,你想拍有內涵的東西,給全世界看我們中國人也能拍出有質感有深度的東西,但現實是歐美文化體系已經掌握了話語權,所謂有質感有深度就是歐美價值觀的那一套,你要麼刻畫東方文明的陰暗、落後去迎合他們的優越感、悲天憫人的自我感動,要麼就只能被他們無視,所以這方面我建議你可以借鑑我們在歌舞劇、古典音樂方面的做法,這也是邀請你來東京的主要目的。”
就是看荊小強怎麼裝逼!
文哥其實也算是很能裝逼了,但顯然在他還沒完全點亮所有裝逼技能前,只能充滿驚歎的看著。
演員、工作人員、媒體都在周圍川流不息,完全開放之後,被稱為“港口世紀劇院歌開場祭”的表演周,會透過幾家檔次較高的餐廳、咖啡館跟博物館一起構成劇院周邊生態。
但這會兒沒有遊客,在等級森嚴的焦盆社會,還沒有哪個演員、工作人員敢來跟“會長”周圍坐著喝咖啡,連外籍演員都被同事們拉著拼命準備。
也就朱迪藉著充當臨時招待,端了盤子過來順便給荊小強個親吻。
那自然也要介紹下這位即將由龍哥執導的電影女主角:“缺點也很分明,就是我們的亞洲面孔,只會被他們接納動作片型別……”
說著跟黃叔“預測”:“譬如發哥,他的演技已經達到亞洲男演員的最高階別,在好來塢的導演、監製裡面都有他的粉絲,可我敢打賭,他如果聽了這些慫恿去好來塢拍西片,會非常痛苦,因為觀眾很難接受他這樣的黃種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