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就是通透厚亮,從小練過的氣沉丹田發音,很有臺詞味兒。

聽起來很舒服。

當然不能跟荊小強這種收放自如的比,他平時都不露半點舞臺腔,怕把異性給勾著了。

這絕對不是吹牛。

就李和信這長相,隱約聽見他說話的美女都沒少看。

荊小強再迭加身份名氣外形,真隨便說一句都能溼了那種。

論好色聲控,男女都一樣,

可這跟荊小強的路數不吻合啊,他對拍正劇、大劇、主旋律劇都沒興趣。

或者說他對拍戲壓根兒就沒興趣,只是來都來了,被龍哥、傑哥拖拽著提前推動港片走向北美院線、國際市場。

賺錢的同時牢牢抗拒好萊塢、港片對內地的文化輸入。

這就是他的心態,至於內地怎麼做,你有那資格嘛:“拍這種劇錢可不少花,得磚兒臺這樣的大單位才能拍。”

沒想到李和信居然說:“如果您能帶個頭,我也能湊個三五成的資金,我相信以您整合港片的實力跟資源,一定能拍出大片來,我也蹭個角兒。”

這就是帶資進組了?

荊小強知道對方是個好演員啊,但對這種劇沒興趣:“投資很高的,我們最近一部電影光拍攝就花了五千萬港幣,後期還不一定止得住這個數。”

反正港幣、日元最後都化成了給後期電腦製作的大學生們收益,荊小強可會慷資本主義之慨了。

主要還是用這一個億的投入嚇嚇對方。

這是個什麼概念,龍哥之前那部《飛鷹行動》非洲取景,破天荒的四千萬港幣成本,就已經差點讓他血本無歸。

唯有開啟全亞洲市場、北美市場乃至內地市場,才敢考慮五千萬港幣以上的成本。

更沒想到李和信呵呵一笑:“成啊。”

哎喲?!

荊小強不得不另眼相看。

所以說勢利眼還真不是什麼貶義詞,能掏三五千萬出來的人,的確當得起這重新打量。

西裝都是高階貨,荊小強甚至看得出來跟他在滬海定製的類似,不是市面上的通版,領帶是傑尼亞,在國內還普遍以為金利來、皮爾卡丹是名牌時候,這是真識貨。

更主要是襯衫領口挺刮硬扎,這是很多國內穿襯衫沒注意到的細節。

荊小強的襯衫就基本只穿一兩天,反正蔣桂章那邊每個月都會專門發一堆給到陸曦那,全都是荊小強的定版。

李和信看得出來很享受這種另眼相看,還坦然的展開,露出腰間的BB機:“喏,哥們兒現在玩這個,炒匯……”

說著抬腕看了看金燦燦的勞力士:“現在十點鐘,今天下午我拍了500手日元,剛才經紀給我說已經起了七八個點,十二萬美元到手。”

荊小強哈哈,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元姐當時不是說了嘛,炒匯的聚在這邊。

亞洲主要都是看花旗紐約市場,所以晚上才是他們來精神的時候。

上輩子的屌絲,這輩子的金絲,荊小強都沒碰過炒匯,但那臺BB機也是超乎尋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