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第2/3頁)
章節報錯
於是從考生們走了之後,現在換滬戲其他專業的師生日常擠在落地大玻璃外,圍觀練舞大廳。
確實羨慕,戲劇學院說白了對大多數人也是吃青春飯,能夠越老越醇打磨成老戲骨、行業大神,大器晚成的,無論表演、舞美等等各種專業都是極少數。
院方原本要求限制拍戲的規矩,當然有道理,也是正確的治學方針。
但實際情況是經濟大潮下,實踐似乎才更適合大多數人。
影視行業最經典的名言就是“出名要趁早”!
大多數人必須趁著年輕精力旺盛出成績,然後才有資格繼續攀爬,不然早早就掉隊。
荊小強上輩子不也是剛畢業那兩三年因為失戀,人不人鬼不鬼的荒廢了時光錯過機會,最後才跑國外去的麼。
四年時間按部就班的學習那些教條課本,真不如現在歌舞劇專業帶動舞蹈系、戲曲系各種直接排練劇目,以演代學,又有經濟收益,還早早上路。
這也算是各有各的道理,對的和對的爭論。
荊小強覺得自己又沒去老校區蠱惑人。
這種事情人心所向、順其自然唄。
總之他這趟回來之後,軍藝派人過來擔綱的《雪原谷》歌舞劇已經排得差不多,和滬戲版本各有特色,戲曲系主打參與的《美猴王》也初見輪廓準備試演。
感覺滬戲這兩年的光環全都是荊小強帶來。
自詡為戲劇學院根紅苗正的表演系、導演系這些老專業的領導、教授還是很失落,正好老穆不在,沒人壓場子,就有些不滿的言論各種散播。
總之也沒想過,荊小強來之前,滬戲在滬海高校裡什麼都不是,連音樂學院都穩壓滬戲一頭,現在滬戲到全國都算是名校。
看看這兩年報考踴躍程度,已經超越平京同行。
卻只會盯在自己專業那點雞毛蒜皮得失上。
各專業聯合加強了考勤,嚴管各種老校區往新校區溜達的惡習。
無形中劃出分界線來。
可荊小強這會兒的光芒,哪裡是這點校規能遮擋住的。
哪怕他自己成天蠻低調了,架不住風頭太勁。
袁學姐抓住機會過來給荊小強做的專訪,終於在滬海電視臺播出了。
嘭的在滬海地區刷屏!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電視就是最好的日常媒介。
電視臺已經逐漸意識到了這個節點到來,但還不知道技術、政策的發展走向。
袁嘉準備了好幾天,據說痘痘都熬出來幾顆,終於張羅著對荊小強做了他成名以來的第一次正式訪談。
真是看在自家人還差點有露水關係的份上。
當然袁嘉也很慎重,充分徵求荊小強的意見,在哪錄,能談什麼願意談什麼,都按照他的態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