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荊小強在幹嘛?

當然是唱歌啊。

面對浩浩蕩蕩的水泊,壯懷激烈拍打在臉上水面的雨點,荊小強甚至想賦詩幾首!

奈何多年在國外,勉強背幾首詩詞都是為了泡妞,艱難擠出來幾句“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蓑煙雨任平生……”

就卡殼,如鯁在喉的那種便秘,哪怕泡在洪水裡面都覺著撓得慌!

所以最後還是得唱歌,一首《let 》油然而生,洋洋灑灑的輕鬆:“我經常想念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僅是哭泣與歡笑……”

就是彷彿古人千百年前悠然自得的詩歌。

沒錯,古代的詩歌不也是都要用唱出來的嗎,只是現在換成了英語的民謠曲風。

歌以詠志的灑脫,從來都沒有變過。

“就讓它去吧,你並不孤單,那一天總會到來,讓時間來證明吧,此刻你應該讓一切都過去……”

雨點,浪花都成了歌聲的伴奏。

那個有氣無力的倖存者可能把所有的力氣都用來瞪大眼睛了。

以至於他那雙綠豆眼,在這個時候居然煥發出點神采。

應該是宋金柱從未見過的神仙(jing)人物!

隔壁村的二傻子都沒這麼楞。

可哪怕聽不懂這外文,卻依舊能讓人感受到歌者的輕鬆。

在這樣性命攸關的大自然搏殺中,如此灑脫。

再緊張的神經都能鬆弛下來。

一隻手搭在樹枝上的荊小強何嘗不是完全放鬆。

三年了,三年的時光下,他還是那個號稱要遊戲人間的荊小強,但怎麼可能不改變呢。

完全不同的環境,完全不同的內在,完全不同的身邊人,完全不同的……財富狀況。

怎麼可能不改變呢。

這樣的才華,讓自己輕而易舉的達到了財務自由。

然後呢?

迅速收割財富,過上奢靡浪蕩的生活?

感謝周教授,把自己拽進了藝術學院,感謝老穆,讓自己承擔起了責任,感謝陸媽媽,讓自己意識到文藝工作者的身份。

不然漂泊在社會上的自己,怎麼會把建成歌舞劇中心當成自己的人生豐碑,怎麼會把培養更多人才當成自己的樂趣,怎麼會把歌唱美好生活給這個時代當成自己的人生責任。

而成老太,可能才像是研究生導師,在自己從這幾位的本科畢業之後,高屋建瓴的給自己指明瞭很多東西。

以前作為屌絲,從來沒有深層次思考的東西。

所以忙碌了三年,好像才有了段可以完全放鬆的自我審視。

唱完這首,《it’s easier》接上:“我不知道我自以為我是誰,我才像我試著愛你,只是因為我可以承受,承受風險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