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六邊形小強(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之漢斯那邊被拒絕後,直接就打電話過來噴,你們誰教出來的弟子,這麼不尊重傳統,這麼不懂規矩嗎?!
所以百思不得其解的聖卡羅劇院對荊小強來訪很戒備,你要幹哈?
荊小強是個好演員,他沒細想到自己的拿波里口音,還用非常標準的方言:“我們是從中國滬海來參觀,特別想見見浦契尼斯先生,如果能邀請一起吃個飯就最好了。”
表情得控制到感覺他在寒暄。
果然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一位看起來比較清瘦的中年人身上,感覺他是洩露幫派秘訣心法的叛徒!
穿著休閒襯衫,胸口還掛著眼鏡的中年男人完全無妄之災:“我?你從哪裡知道我,跟我有什麼關係?”
荊小強開始胡說八道:“我們這位劇作家先生自從讀了《馬可波羅遊記》就特別喜愛意呆利,希望創作一部跟馬可波羅有關的戲劇,您曾經寫過關於馬可波羅的論文……”
邊說邊給穆春雷喜笑顏開的示意,您可以送禮物了,這就是我的老師。
可憐學富六車的穆春雷,受到時代限制,他英語閱讀精通,寫作只能算優良,比中文寫作差不少,聽沒問題,但是發音比江浙沿海人說普通話還悲劇。
意呆利語肯定完全聽不懂,特別是拿波里方言口音有點喉音。
但荊小強萬萬沒想到,穆春雷除了接過李佶莊重奉上的蘇繡禮物,還堅持用比較荒腔走板的英語感謝:“羅伯特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非常感謝能在你們這裡學到最好的歌唱技巧……”
焦盆人說英語是出了名的口音搞笑,哎喲喂,老穆這英語發音把坂井和李佶都震驚到。
小文藝兵好歹一開始就是跟著外國人語境交流,又有磁帶錄音機,不像老一輩大多都是硬啃音標,還斷了檔。
荊小強都慌了,因為全場的意呆利人也懵逼,您這是哪國語言?!
但總有些單詞能分辨:“學什麼,要學什麼?”
荊小強只好急中生智:“時態,時態錯誤,他的意思是想送我來你們這裡學習交流,他是我在劇作方面的老師……”
穆春雷是真心感慨:“他才二十歲,卻擁有四五十歲的心態……”
可能散文家的心態吧,中文功底太深用詞就顛三倒四的順序,跟唸詩一樣。
浦契尼斯等人莫名其妙:“他到底在說什麼?!”
整個會客廳亂成一鍋粥,荊小強為了保住中國人說英語的口音不要成為焦盆人那樣的梗,只好無可奈何:“這個場面只能讓我想起《秘婚記》,這也是我聽浦契尼斯先生的演唱專輯,學到的唱段,能跟大家切磋下嗎?”
好嘛,你還不如一來就說這個。
《秘婚記》就等同於少林寺的拈花指,算是七十二絕技裡面最有名最自豪的,因為是大師開創拿波里喜劇的集大成之作,在聖卡羅劇院寫出來排出來首演,十八世紀末的經典劇目。
到現在也是聖卡羅劇院的保留節目,更是浦契尼斯當主角時候的得意之作,胡德爾松當然跟著他老師學得比較深刻。
整個場面立刻轟然而散,去招呼樂團準備,演員準備,劇院經理什麼都到位聽聽看。
也就沒人在乎那個認真的中國老男人說什麼了。
荊小強還趕緊把那蘇繡塞給浦契尼斯,又給李佶使眼色。
坂井反應都沒這麼快,李佶馬上去扶著穆春雷,您還是別再吟詩了,洋鬼子們都聽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