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被迫做大做強(第2/3頁)
章節報錯
特蕾莎還能輕言細語的給米高解釋那邊談的什麼,這是禮貌,他們之前在橫穿北美的時候,荊小強往往都在開車,大家打牌又閒聊,經常都是她翻譯,小妹妹們沒這麼周到。
米高就再添一腳:“好呀,我也加入這個電影公司做股東,這次嗦尼唱片的音樂錄影帶版權到期就不給他們了,留在自己公司裡更好吧,我相信羅伯特的投資眼光,但你也該拍點音樂錄影帶了,還是蠻賺錢的。”
喔喔喔,在場各位都忍不住鼓掌了。
內有中國大陸甚至包括hk的電影資源作為基礎,外有北美院線發行渠道作為擴充套件,這家影業公司起步的基因就好到爆。
現在是國內電影市場沒有放開,荊小強知道還有兩年才會開始引進大片票房制度,表面上喊要管控嚴格,防範外部垃圾,其實是在保護內地還很羸弱的電影產業,可國內電影廠就瞎幾把搞,各種粗製濫造的低俗片子圖賺錢。
總之就跟後來的很多產業一樣,政策目標一回事,實際運營一回事。
挺亂。
想插手其中,可能會被群起而攻之,因為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但荊小強精妙的地方就在於,他根本就不在國內狗咬狗,而是利用國內建設攝影基地,或者說就是單靠他一個人的劇本創造力,在國外合作,甭管自拍還是合拍,目的都是在外國賺外匯。
現在又加入米高這種天皇巨星,公司從一起步就世界聞名。
明擺著是賺錢大局!
都能賺。
麥培薇喜形於色,她是做管理、穿針引線攢局的高手,這是直接又給了面金字招牌。
眼神都有點忐忑了,成老先生的孫女婿這是有大謀劃嗎,會不會不要我這種小角色……
荊小強是心裡樂開花,強忍表情用三流小劇院副總的水準琢磨了下,儘量平淡的開口:“這家公司我希望放在內地,因為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更好的繼承港片優勢,結合內地巨大的市場跟創造力。”
麥培薇連忙:“沒有問題!放在平京、滬海哪裡都行!”
平京的廣告公司老闆嘴角翹了下,荊小強已經否定了這種可能性:“水太深了,成本也太高,我們不摻和那些靠關係、靠批文的生意,專注於出作品,得票房,簡而言之就是國外儘量多賺錢,國內儘量得口碑,所以我想把這家公司放在鵬圳。”
安寧瞬間狂喜,剛才還覺得一堆人搶蛋糕,現在哼哼哼,昨晚沒少疼你哦。
人家麥培薇想的都是你這還需要靠關係嘛:“好,那也沒有問題。”
荊小強還是那個拼縫兒的精神:“這次我們那部《雪原谷》將會在電影節後順勢展開歐洲發行,也算是歐老闆動用他們在歐洲的院線關係試水,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把他拉進這個局,這樣我和米高代表北美市場,原有的精靈之花影業代表內地市場應該是主要大股東,麥小姐跟餘先生可以持創作、管理股,具體的份額我們各方確定再議?”
麥培薇整個八十年代就是港產片黃金期的參與創造者。
融資、發行、宣傳所有電影幕後的管理工作都是她的強項,製片了無數叫好叫座的電影,真正的行家。
但也僅僅是在hk一隅,荊小強勾勒出來的明顯是個國際大盤。
而且是給了她股東身份的參與權。
很尊重了,哪怕荊小強這個時候的尊重更多來自於對她丈夫的景仰。
麥培薇估計也沒想到這個年輕人決斷如此之快,頗有些驚喜的連聲說好。
於是剩下就是各自聯絡了。
麥培薇有一大堆業務關係上的後續要鋪排,更主要是通知她老公這個事業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