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更喜歡生活化的明星。

完全重新整理了對中國人的觀感,年輕、健壯、隨和又風趣。

那些評論家也終於忍不住坦承:“其實從我去年到林肯中心看過他的詠歎調專場,我就非常清楚,他是未來世界男高音歌王的最佳候選者,但他又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流行音樂,特別是搖滾樂上面開演唱會賺錢,要知道再好的嗓音,也有使用壽命,他這是在犯罪啊,這也是整個歐洲古典音樂界對他怒其不爭的慈父態度!”

這個臺階找得好。

畢竟昨晚有不少在巴黎的音樂界人士親身經歷了這樣一場音樂洗禮。

對他們當中好多人,恐怕這些年都很難被這樣刺激到。

那一刻的生理感受是無法騙人的,心理上的衝擊更是久久難以忘懷。

他們現在徹底明白,自己是壓制一個天才。

這首《victory》就是介乎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作品。

而且前一天荊小強不是唱了那首《let it 》,用女聲先唱驚豔,然後再用男聲大氣收場。

這顯著他明明還有餘力空間沒有展示。

之前抨擊的那些話都是沒事找事兒抹黑,要麼就像這位評論家這樣,坦誠點講清楚,你不能在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之間反覆橫跳!

你不能掉進錢眼裡!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了吧。

可更多的媒體記者早就說清羅伯特為什麼賺錢:“我無比理解遠東的那個古老國家在經歷什麼,革命的本質是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讓更多的人活下去,活得更好,才叫革命,這也是我們法西蘭引領了大革命帶來的人類光輝,羅伯特說他拼命賺錢,就是想把資金帶回國去投入建設,這也是革命,他那麼有趣個人,可以在這裡過得很舒適,收穫更多的尊重,但他更願意換成錢,昨天他坐在咖啡館的桌邊,跟二十多個人談過各種各樣的商務合作,可你看他身上沒有半點那些紙醉金迷的氣息,特別是在兩位同伴的對比下……”

米高骨子裡還是黑人,有錢了就要每個指頭戴滿金燦燦,安寧對奢侈品的包包買了就捨不得放下。

荊小強是真沒有,初春的巴黎比薪鄉暖和,一件很普通的牛仔夾克帶人造羊羔毛領,配他萬年不變的灰色肥大運動褲,沒有首飾,就腕上一塊朗格。

在巴黎這真算不上什麼昂貴的手錶。

特別是對於這種在北美巡演賺了幾千萬美元的一線明星。

很樸素了。

豬隊友把他襯托得很好。

於是這下上門拜訪的商人就真的是各種型別都有,打聽目前中國經濟市場、對於世界名牌的需求等等。

荊小強說起自己有個法國好朋友在滬海做總代理,自己更是曾經拿到了迪奧、lv等幾個品牌的周邊產品使用權,兩年,已經到期了吧。

這也是跟巴黎的淵源啊。

而這兩年過去,中國的投資形式更明朗了,滬海有個經濟開發,已經是亞洲很多地區國家的重點投資區域,非常歡迎世界各地工商業投資。

他說起這個純粹信手拈來,沒參加過什麼官方會議,純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轉述。

五十歲的老男人,你問他對中法經濟有什麼看法,他不知道。

但結交過的法國文藝女友,肯定聊起過跟亞洲的淵源。

法國在亞洲更有名的是越蘭殖民地,可實際上能在這塊殖民地上撈好處的,就是世襲的一小撮人,巴黎這邊甭管怎麼換人過去,水潑不進那片經營地。

後來越蘭獨立的國父實際上都是從巴黎這邊慫恿支援回去的革命知識分子,半個法國人。

聽起來很離譜不是,推翻自家殖民地的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