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i》才像是被擦亮的阿拉丁神燈,綻放出難以比擬的光芒!

黑仔真的是個天才,以一個送貨員、超市營業員、地產經紀各種打零工的普通年輕人走上音樂之路,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化的音樂培訓。

從hk那麼多地下搖滾中脫穎而出,成為那個年代幾乎唯一商業化成功的搖滾樂隊。

要知道他面對的可是跟四大天王這一級的偶像神仙打架。

&nani》,故意用非洲語言唱出質樸歸真的氛圍,再進入主題,就非常能讓聽眾有代入感。

再看看站在臺邊的幾位大神,連米高都那麼認真的在協助伴唱,普通人都會覺得格外格外有逼格,如果沒聽出哪裡好,一定是我的錯!

所以當歌曲重新迴盪在:

阿媽咪,那哭盆大……

那哭盆大,喂喂

tuna taka we we……

這幾句非常朗朗上口的發音讓全場都輕而易舉的跟著高喊了。

這首歌的格局真的夠大。

創世主創造了這個世界,難道就這樣一去不返,不管這不同族裔、不同國家之間的紛爭了?

權力和利益的鬥爭,愚昧和偏見的爭鬥,這才是所有困境的源頭。

我向世界呼叫,和平吧,我們愛你,我們需要你……

反覆的呼叫。

迴盪在數萬人體育場上空時候,是個人都會覺得感動。

哪怕在荊小強這種老江湖看來,人類怎麼可能放下一切爭鬥,夫妻、兄弟之間都少不了磕碰,更別說國家、種族,這不過是個偽命題。

但呼喚這樣的聲音,就好像輿論監督,總能限制點紛爭,樹立嚮往的方向。

甚至連眼前這些人在意的種族之爭,都要低了不少。

再加上用三位不同膚色的少女手牽手童音起聲,最後結束時候,又是荊小強和米高交替著略帶滄桑的唱腔,給少女祈禱嗓音做陪襯。

整個現場竟然升騰起一片聖潔的氣場……

誰能想到呢,荊小強自己都沒想到。

米高那種嗓音,其實跟曹菲有點類似,都是金屬質感的小振幅狀態,恰恰荊小強這種大寬幅唱法,跟曹菲都能琴瑟和鳴的,現在營造出的寬闊感無與倫比。

再加上特蕾莎的女聲盤旋在周圍,更引導杜若蘭利用胸腔共鳴唱中低音配合。

人聲就是最好的樂器。

這一刻被真實演繹出來,黑仔低頭攥緊了吉他,投入全身心的去彈奏!

三位少女的嗓音被烘托成了天籟般的輕柔美妙,彷彿聖光灑下來之後一切痛苦都會消失。

在場數萬觀眾一起見證了這個音樂奇蹟。

其實在無數唱詩班、教堂空間聲場設計的時候,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