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我真的不懂電腦(第1/3頁)
章節報錯
但的確是有很多工作交集在一起。
絮絮叨叨的說了一路。
宮澤都蜷在荊小強懷裡柔弱無骨的像只慵懶波斯貓。
但荊小強知道她能聽懂,他也儘量掰碎了跟須藤交流。
從本質上來說,須藤對於影視拍攝、廣告商業運作也都是外行,說不定還沒宮澤更懂,更不用說超前於整個時代的電腦技術了。
不過就是這麼解釋,除了裝逼,讓兩位少女不明覺厲的對荊小強更加崇拜景仰,兩位的目光都是茫然的。
這種技術上的東西,大多數女孩子都不敏感。
可對於嗦尼的人來說,特別是對於技術出身的昭田來說,就太……撓到最癢癢的地方了。
嗦尼是四十年代成立,剛開始從做鋼帶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入手。
到五十年代靠著半導體收音機成功上位,接著又靠特麗瓏彩色映象管徹底衝上彩電最高寶座。
這裡面就有昭田表達的那個意思,不要把寶壓在某一個方向上,你做甲,我做乙,不同思路不同產品,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容錯。
嗯,其實跟成老太教導荊小強那種家族押寶的套路差不多。
但重生人士最大的強項就在於預知最正確的路。
哪怕荊小強對技術一竅不通,但起碼知道怎麼是對的。
六十年代已經掌握了錄音磁帶技術跟收錄機市場的嗦尼,就是昭田拍板跟花旗唱片公司合作,成為焦盆開放外資以後的第一家合資公司。
這個節點是不是跟國內改開後八九十年代的感覺類似?
荊小強聽須藤講述這些歷史的時候,有種莫名的通透感。
彷彿看到焦盆改開的歷史,自己又經歷過內地改開的前半段過程。
現在重來一遍。
那自然是要儘可能協助做到最好。
哪怕自己只是個微不足道的文藝工作者。
前後花費二十億美金收購唱片公司之前,嗦尼唱片公司在本土的業績已經達到1100億日元。
須藤還強調了下,那個時候的匯率是八十比一。
也就是年銷售業績接近十四億美元。
而實際上那個時候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雖然歷史悠久、存貨頗多,年銷售也就四五億美金。
其實是大魚吃小魚,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小吞大。
一年後就四十億美金收購電影公司。
&nax格式錄影帶的專利,這是全世界當時廣播級,也就是電視臺通用的格式。
如果擁有自己的電影製片廠,擁有自己的電影庫和磁帶庫,不是美滋滋的收錢?
&nan隨身聽,cd隨身聽這一系列產品之後,嗦尼對未來的預測是watchman,就是迷你電視機……
荊小強聽得有點頭皮發麻。
嗦尼人太秀了。
隨身聽磁帶,隨身聽cd,一步步臺階,然後就應該發展到隨身看電視?
按照荊小強知道的軌跡,不應該是和隨身聽cd機類似的vcd,然後dvd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