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小強,我要唱歌(第1/4頁)
章節報錯
堪稱所有歌手最夢寐以求的初亮相。
數萬人的場面,一首成名!
荊小強把杜若蘭喊上來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同桌的你》。
巨大的反差感。
大多數人根據宣傳,理解的對岸還是個水深火熱的窮困模樣。
居然也有如此純真美好的初戀情歌。
更反差的是這個紮了馬尾的t恤少女,抱著吉他彈唱出的意境。
無數人心目中的初戀,記憶中校園最美好的輪廓,就應該是這樣。
從杜若蘭站上舞臺的瞬間,彷彿所有人記憶中的青澀都湧上了心頭,模糊的面孔開始清晰,忘卻的聲音漸漸迴響!
君不見那些跨界拍電影的題材,往往都會集中在初戀、青澀校園之類。
因為這是最容易保底成功的題材。
荊小強給杜若蘭安排唱這首歌,也是打著這個目的。
杜若蘭沒有嗓音天分,但一年多專業聲樂訓練,堅持吊嗓練聲,她已經吊打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聲。
美聲的確是一切唱歌的基礎。
只是聲樂專業不愛放自己的飯碗給普通人,有好嗓子的普通人也不知道怎麼用氣用嗓。
絕大部分人都是瞎唱一氣,只有極少數天賦過人又運氣爆棚的人,才能找到自己嗓音的正確歌唱方式,譬如覃校長,譬如曹菲。
實際上特蕾莎就是基於美聲唱法的通俗案例。
她的發聲方式、吐字狀態和美聲、京劇科學的發聲方式、吐字狀態沒什麼差別,細節差別僅僅在氣息及生理結構運用的力度和吐字位置。
杜若蘭可是靠餘舒凡負責築基打底,荊小強再針對調整輔匯出來的唱腔。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咬字清晰,很多人唱了一輩子都做不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專業門檻。
就像荊小強之前唱歌展現的各種語言清晰,中文反而略差點那樣。
裡面有複雜的聲樂邏輯。
原本她和荊小強都以為是要用到歌舞劇上。
杜若蘭時不時到酒吧頂班唱著玩兒,都沒想過專門做歌手。
但這一刻,唱出第一句“明天你是否會想起……”
她的內心就湧起了巨大驚喜!
好舒服,好順暢!
也許一個人唱k,甚至在酒吧的小場面都體會不到。
上臺時候雙腿都還有點戰慄,這也是杜若蘭給荊小強笑談過的自身特點。
從小到大上臺無數,但每次上臺她還是會發抖,雙腿抽搐的那種緊張。
但只要開始說臺詞、唱唱跳跳又會奇蹟般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