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開了眼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荊小強這記得的英文歌就太多了,但中文流行曲寥寥無幾。
改革開放,這工業商業都有中外合資,對外學習追趕的過程,音樂商業環境也落後好大一截兒。
索性也走這麼個中外合曲唄。
內地寫詞兒的不是沒人,曲老他們高手也多,但完全市場化、流行化的港臺音樂,目前在是國內最熱捧的主流。
與其說讓港臺明星一茬茬的割韭菜,不如自己提前幫著把內地填詞配樂的水平拉拽起來。
“就是這麼個事兒,曹菲這邊有一整張專輯的歌兒要填詞,但更重要是希望您帶著這一幫子高手能給內地大學生上上課,我們按照教學專輯抽成來給回報。”
去年一年,黃叔光是跟寫歌有關的獎項就拿了十多個!
可以說正是作為hk填詞巨匠的巔峰期,他那種把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元素融會貫通,為己所用的風格,讓兩岸三地的聽眾產生極大的共鳴。
但哪怕在十多年前就寫出了“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的春晚神曲,黃叔還是跟這個年代的絕大部分hk人一樣,對北面的內地充滿了距離。
還有些不太相信:“能有多大的市場?不是都窮得很麼,我去過一次滬海,專門去看黃浦江上是不是有浪……”
對啊,《滬海灘》的主題曲,也是他的作品。
可那都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荊小強笑稱:“日新月異,我邀請了陳丹尼、黑仔他們到滬海發展,那麼大的河山美景,有的是各種景緻,比呆在這個彈丸之地開闊多了,上個月我和曹菲的專輯在內地賣現在賣了五百多萬張,同樣的專輯在hk……”
黃叔驚歎:“五百多萬?收到錢了嗎,你們在hk的專輯賣到四十二萬張,我以為已經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沒錯,上回曹菲拿了五百萬港幣給荊小強的時候,才賣十七萬,那已經是當時能生產的極限,緩過來之後陸續出貨,依舊賣得極好。
而且在右岸、馬坎和東南亞地區的銷售也在穩步推進,包括到華人為主的星城、大馬都應該還能賣出這個數兒!
主要是兩人鴛鴦碟的單價高啊,99港幣,差不多是內地專輯的七八倍!
這時候港幣比人民幣還值錢些。
荊小強就是在消除這些隔閡:“當然都收到錢了,怎麼樣,十億人的大市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城市人口,那也遠超這麼一個城市的消費力,您的歌也能讓更多人聽到……”
讓荊小強萬萬沒想到的是,瀟灑倜儻的黃叔卻低聲:“如果你能給出一年兩百萬港幣的價碼,我就答應你。”
荊小強對這位填詞巨匠的印象除了老蛇皮,就是才華橫溢浪蕩一生,所以他都沒好意思用錢來拉攏,除了談山河情懷,就是傳唱名聲。
沒想到兩百萬就能搞定?!
之前文化中心給他的歌舞團藝術總監年薪也漲到了兩百萬港幣。
可光是這次曹菲回去,又拿了七百萬港幣,就是準備加上須藤要調動過來的三億日元,投入到屋頂清宮園林皇宮景觀施工的。
但如果花兩百萬,就能請到黃叔這等天王級人物坐鎮填詞……
哇,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兒,只是他頗為老油條的根本不問這風流才子怎麼並不那麼昂貴,立馬就是把這事兒敲定下來。
其實對黃叔要求不高,一年能去滬海呆一個月給滬音上課,鵬圳呆十來天,給滾社上課就行了,平時的填詞工作依舊按首計算。
這時候荊小強已經咂摸出來,這貨多半是什麼幾大才子裡最窮的!
寫歌,一首報價就五萬,如果是大美女的還能打折……
說到這裡黃叔就頗為哀怨,中森、宮澤這等仙女兒要是能來上他的節目,他免費寫歌都行!
關鍵這節目他還不是靠收視率,一期就拿個兩三萬。
當初搞這個節目,還是因為他迷上個夜總會的媽咪,帶了好友成天去捧場,後來那兩位才子就覺得我們這樣說話逗笑都應該給錢的人物,憑什麼還要去夜總會花錢給人講段子,何不搞個電視節目喝喝酒、聊聊天,還能賺錢,更是能把女明星、港姐們找來陪不一樣快樂嗎。
原來他們這個節目的初衷,就是自己開個夜總會啊。
荊小強在電影院忍住哈哈哈的衝動,直接摸了張五十萬港幣的銀行卡,本來打算這趟過來買東西的:“這就當是定金了,我把hk的事情處理完,您陪我回趟滬海先上上課,然後我還要馬上去焦盆,要見美女也可以一起!”
看來還是最後這項有吸引力,黃叔拿銀行卡的時候,都沒這麼歡喜:“好好好!”
有了電視節目烘托,午夜場的上座率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