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荊小強他們到了北市,才發現,這個小島省吧,真的不適合特蕾莎。

雨水超多的。

杜若蘭都說不如去她家鄉,西北地區就是乾燥又溫熱,再不去西疆也行啊,那邊更乾燥更炎熱。

荊小強說你那多少有冬季寒冷,熱帶亞熱帶地區只要遠離海邊和雨林,一年四季都差不多。

更主要還是特蕾莎去不了國內啊。

就像荊小強這等在內地聲名顯赫的人物,要去右岸都不那麼容易。

的確跟他想的那樣,回過頭給穆春雷打電話一問,院長就樂開花的肯定支援。

很快他還發來張詳細的公函傳真,提醒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

只要總體保證在藝術交流範疇內就行了。

光是看看這些日子荊小強帶動起來的對蒲東新區開放宣傳,招商引資業績都槓槓的。

右岸可是長三角地區的引資重點呢。

而且就在幾個月前,正好有內地藝術家首次跨海峽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歌舞劇團內部提醒不接受採訪,免得掉進陷阱圈套就行了。

畢竟這還是有人劫機都要往那邊逃的時代。

穆春雷對荊小強非常信任。

他單人去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主要是帶著二十多號人的內地團隊,那考慮的事情就很多。

hk文化中心當然求之不得,如果沒有荊小強這幫人的內地因素,早就派到右岸去演出賺錢,順帶樹立hk文化地位。

港臺文化界之間也有鄙視鏈,右岸嫌hk對嚶國爸爸卑躬屈膝,是經濟發達的文化荒漠,hk嘲諷右岸的日佔歷史跟跪舔日美,不是多元文化。

荊小強這個文化因素太有優勢了。

不賺錢都行。

全團七十多號人,豐厚的演出補貼加上!

於是赴右岸演出真是眾望所歸,又不出意外的卡在審批上。

李阿宗跟羅泰甫純文化人的短板就暴露出來,回去張羅一圈也沒辦法。

曹菲也說去找她那個父輩老關係,文化大名人,荊小強一聽算了算了,那更是個老文痞。

捅婁子倒是一把好手,幫忙絕對不能指望。

特蕾莎更別摻和,她自己都搞不定,提前回去收拾行李準備搬家。

最後還是齊家小哥走關係拿到了許可,但除了允許荊小強跟曹菲登臺演唱,只批准了《獅王爭霸》這麼一齣戲。

也行。

《當我們年少》的確還是太敏感了。

人家稍微看了下故事梗概就否了,臉太痛。

這年頭內地到hk,都需要護照、通行證,跟出國沒什麼區別。

而右岸的商人到內地做生意,很多都還得從hk繞行。

這本來就是最常見的通道。

於是荊小強帶著hk歌舞劇團踏上右岸,徹底引發了這場文藝風暴。

多少也借了點之前內地那個藝術表演的東風。

哪怕有不少商人、老兵繞道返鄉、投資,但是對絕大部分右岸人來說對岸依舊是個很模糊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