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懂日語。

直到荊小強進來,她一洗之前在鏡頭和舞臺上永遠的那種冷峻反串形象,喜笑顏開的跟在荊小強身邊問這個幹嗎,那個又是怎麼用……

連荊小強胳膊上坐著的宮澤,她都看不見了。

恭敬又滿臉如獲至寶的表情,就差搖尾巴。

歡喜的心情溢於言表,當然也挺吸引鏡頭。

中森已經沉穩的跟著汪茜他們開始熱身,十多名文工團員,百餘位舞蹈系、戲曲系的師生,擺開來很有氣勢。

也是按照荊小強和汪茜切磋總結出來的套路。

不同於目前國內所有舞蹈戲曲團體,也跟歐美那套有區別,更主要是融合了荊小強二十年後的認知。

帶有相當部分健身操的韻律節奏,沒那麼瘋狂的衝難度,更考慮到延續藝術生命的健康。

所有這一切,加上從hk運來的全套音響器材,都徹底顛覆了焦盆記者的認知。

他們真是帶著滿滿的居高臨下感飛過來。

認定過來看到的是個還極其落後的破舊帝國,起碼也是個又紅又專充滿了革命氣息的地方。

結果從昨天走在滿是法國梧桐樹遮掩的浪漫街道開始,充滿小資情調的西餐廳,到晚上的涉外酒店,甚至還有人找到了使館區的荊棘酒吧,再到今天這個充滿藝術探索精神的練舞廳。

那麼多現代潮流的老克勒,這麼多自信優雅的藝術師生,讓他們吃驚得不得了。

甚至連之前追著宮澤、羅伯特的鏡頭,都不由自主的分過來拍下這個難以想象的場面。

這一刻都想著趕緊要把這些照片發回去上新聞頭版“新時代の中華”、“帝國の覺醒”!

就像荊小強講過的那個戰場上故事,很多身處時代中的人,只會看見自己眼前那點得失溫飽。

沒準兒還會覺得滬海這點小資矯情根本不是全國的模樣,哪裡能代表這麼大的國家。

可在這一刻,恰恰就是這種風氣,才是給外界給全世界最需要的橋樑。

二三十年後強盛起來的局面,讓不少人已經忘了曾經窮成什麼樣。

哪怕這個時代的人,也不知道偌大個國家經濟已經快崩潰到執行不下去。

才會產生那麼多碰撞。

這時候是想方設法要讓全世界相信,我們已經不是十多年前搞運動的那個國家。

就像東北鄰國要讓我們相信他們是商品經濟社會一樣。

這一系列的採訪,可以說是有關部門花多少錢都請不來的這麼多記者、媒體,還恰恰拍到的都是最有吸引力最有生命力的環節。

甚至因為焦盆記者開始擴散傳送這些新聞,帶來不少港臺、東南亞記者,都非常吃驚這種鉅變,更向他們靠攏的變化。

除了想著來投資開發市場賺錢,當然也會想著各種明著暗著的影響。

嗯,就像大都會歌劇院那邊對荊小強每年五百萬美元的年薪,更看重的是他這種“投靠”。

一時間,從焦盆到港臺,再到東南亞,就是滬海外面這條第一島鏈的包圍圈裡,盡是各種對滬海的報道……

把整個蒲東劃成開發區可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麼。

這可是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憋死了沒法把很多情形傳遞給全世界。

現在免費送上門!

局面一下就開啟了呀。

好多愛國商人都在詢問投資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