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雲就是荊小強在這方面的榜樣。

她從來不摻和各種社會職務和官方身份,就是專注於耕耘歌唱教學。

但是自打收了荊小強這個孽徒,她也學會了些歌唱外的東西。

在一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旳教學工作外,破天荒的提出要新增專業。

更是有點雞賊的把這個新專業叫做“美通一體化”。

美聲通俗結合的一種“新唱法”,而且還把美聲這字眼放在前面。

就是荊小強那種先捏把捏把的上馬,咱們不爭理論不爭牌子,先把通俗唱法、流行歌曲悄悄塞進音樂學院的風格。

有了這片陣地,才能名正言順的收錄好苗子來培養。

要知道上一世到2000年,國內音樂學院都沒有通俗唱法這種專業。

要麼美聲唱法,要麼民族唱法,流行歌曲是上不得檯面的靡靡之音,音樂學院這麼高大上的地方容不下這隻麥克風。

流行通俗唱法算什麼東西?

是全國青歌賽在83年左右,幾位大佬才選定了通俗唱法這個名稱。

之前都是孤魂野鬼的無業遊民,混子唱法。

是來自港臺的低俗東西。

那麼多專業人士好不容易圈地運動,把高雅藝術搞成了自留地賺錢賺名聲賺地位。

怎麼能允許下三濫的流行歌曲唱法來玷汙藝術殿堂呢。

全天下在類似的環節,都一樣。

焦盆是這樣,花旗也是這樣。

只是花旗的商業氛圍太重,百老匯名聲太響亮,又在林肯中心隔壁,而全世界最頂尖的茱莉亞音樂學院也在林肯中心。

所以百老匯之所以出現在那裡,也有相當部分原因在茱莉亞音樂學院願意不斷改良。

必須得承認二十世紀最具活力最先進的國家,的確是花旗,沒有之一。

這個移民國家在二戰前後爆發出了巨大的包容性和開創性。

才有他們走到世界之巔的結果。

而在荊小強的上一世,差不多是新世紀後,國內部分二三流的音樂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才陸續開展了通俗音樂專業。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選秀節目,湧現出來的高學歷選手裡,不是東北就是西南出身的原因。

國內最頂尖的兩所音樂學院,平京、滬海直到荊小強被燒死的那兩年,都還沒開設流行唱法專業。

可見周晴雲提前近三十年邁出這一步的意義!

周晴雲自己很謹慎:“半步!美通一體化,只是半步,我們只是在美聲的基礎上結合通俗唱法探索新路子,小強,過去兩年你證明了你的思路,現在我期望你能證明音樂學院可以成為這場改革的旗幟。”

荊小強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