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原來根子在這裡(第1/3頁)
章節報錯
荊小強能到焦盆發行。
源於焦盆市場本來就跟hk往來很多,發行公司和文化中心之類打交道多。
對於他這種花旗藝術名人很容易追捧。
當然,基礎還是電影有特點,高原雪域的無敵景緻和男壯女美的看頭,荊小強自己再把話題炒作到極致。
才能創下這麼高旳業績。
而最最重要的北美票房市場,就像荊小強之前上的公告牌歌曲排行榜一樣。
基本和亞洲市場有巨大鴻溝,根本不連通。
人家從來都不care華語片。
龍哥除了之前去好萊塢失敗過兩部電影,其他都是華語片,包括他現在還沒拍的《紅番區》這些都叫華語片。
唯有他去好萊塢跟人拍的尖峰時刻才叫西語片。
北美院線在他之前,從來不接受華語片,上一世是龍哥靠《紅番區》開啟了這扇門,全北美近兩千家影院同時上映華語片創下佳績。
此後才有《臥虎藏龍》、《英雄》的北美成就。
光是這點開疆拓土的業績,龍哥就傲居群雄。
傑哥在北美賺錢出名的,全都是西語片。
所以從這個地位來看,他確實拿不到終身成就獎,但龍哥可以。
這一世顯然不同了,《紅番區》本來應該是97年的作品。
荊小強直接跳過這部分華語片,慫恿龍哥拍偽西語片。
就是完全按照好萊塢那套來拍片,卻完全獨立於好萊塢體系之外的自產自銷。
這是龍哥之前去好萊塢的教訓。
立刻淪為人家居高臨下要求的表演機器,一切按照好萊塢模式來拍。
根本不是龍式電影。
是紅番區這些華語片已經證明了地位,才稍微多了些話語權。
但尖峰時刻這種西語片的彆扭蹩腳也是肉眼可見。
哪怕拿下了相當不錯的北美票房。
所以在亞洲市場保證了下限不虧本的前提下,再去衝擊北美市場。
這其中關鍵就在院線,有沒有大院線發行公司願意接下這個盤,而且是用買斷還是分成的方式來接。
荊小強還是套用了去年自己搞歌舞劇的套路:“我現在在百老匯和林肯中心的名頭還是比較響亮了,更主要是結識了評論家筆桿子和著名指揮家、大都會歌劇院的老總,我設想的是透過他們去結識院線老闆、經理,把樣片提供過去,媒體上再評論炒作,只要給個小範圍試映的機會,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部不想著賺多少錢,站穩腳跟,第二部、第三部就能順利打響……”
華人,在好萊塢是沒話語權的,從來都沒有。
喬恩已經算是難得的一線演員,但也僅僅就是個邊緣一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