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你以為我是來演戲,我真是來演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起碼沒說馬上就要走,畢竟比西城劇院有影響力的劇院多了去。
長袖善舞的荊小強,回酒店時給龍哥解釋還賣關子:“藝術,就像油畫、雕塑,這是藝術品,藝術品的單價很高的,體現在周邊衍生品,明天你就知道了。”
然後他就去摟著汪茜潘雲燕她們嘀嘀咕咕。
還得了杜若蘭嬌羞的確認。
沒錯,第二天,全體女演員都穿著運動內衣在排演廳熱身,接受採訪!
這個也不稀罕,哪怕八九十年代國內風氣還很保守。
但在舞蹈界,跳拉丁的裙子很短,跳芭蕾的穿吊帶已經很常見了。
國外就更不用說。
連hk的女演員們日常排練都有不少穿運動內衣的。
蜂擁而至的記者們很快就敏銳的把握到鏡頭裡面的這個細節。
實在是那些黑白兩色為主的運動內衣,下沿上那黑白分明的“miya”字母太顯眼。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
其中以杜若蘭為首的兩三位天賦型女演員,穿的都是“迪奧”品牌!
這也是杜若蘭發現的細節,老孔他們在生產運動內衣的時候,的確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單價四五百的“迪奧”運動內衣在包裹支撐性上,的確比四五十一件的“miya”更好。
杜若蘭她們這樣高強度訓練下,感受區別太大了。
於是這種看起來有點像半截泳衣的“舞蹈胸衣”立刻隨著薪鄉市各種媒體的報道,瞬間傳開來!
薪鄉是什麼地方
人家傲然的自稱為世界之城,曼哈頓是世界中心。
歐美傳媒話語的核心就在這裡。
傳播力跟剛改開十來年的內地傳媒天壤之別。
實際上從昨晚的首演之後,已經在藝術圈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評論鋪天蓋地。
鮑里斯.傑斐遜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專欄作家,已經有了慧眼識珠的美譽。
他在之前評論這部歌舞劇中用到的各種詞彙,成了這一晚好多媒體引用的重點。
幾乎異口同聲的談到《哈姆雷特》作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在這裡被創造性的引入到動物世界,用更加輕鬆詼諧的方式詮釋。
而且還是富有新意的東方文化載體,顯得特別具有創新精神。
褒貶觀點爭論得非常激烈。
讚揚的當然是這種劇目明顯會獲得市場青睞,特別是在商業化特別濃厚的百老匯,這樣一出hk排演的歌舞劇,從各方面都無懈可擊的優秀劇目。
絢爛繽紛的舞臺效果,唱腔優美,舞蹈精湛的表演全過程,都是視覺、聽覺的盛宴。
一定會在百老匯成為全新熱門劇目!
而批評的聲音肯定就集中在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太淺薄,跟《哈姆雷特》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相距甚遠。
反駁這種批評的當然就是那是什麼時代,文藝復興時期,現在是什麼時代,觀眾已經不願意只接受悲劇了,也不是隻有悲劇才叫昇華主題。
況且看看這部新時代的歌舞劇,把握到了戀母情結這樣一個非常具有現代心理特徵的元素。
多時髦!
多麼富有時代新潮特徵
總之所有側重文化、藝術的媒體聲音,全都集中到這樣一出東方劇目上來。
而且從遠隔四千英里之外的西海岸好萊塢都發出了聲音,有點弱弱的:“這……我們已經正在製作的《獅子王》動畫片,已經投入巨資搞了兩年,怎麼……有點說不出的感覺呢”
畢竟一個是動畫片,一個是歌舞劇,載體不同很多表現手法,臺詞,差異就極大。
非要說人家先出爐的歌舞劇是抄襲自己還沒完成的動畫片,也有點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