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荊小強的算盤裡面,《獅王爭霸》這出HK文化中心的歌舞劇,是用來吸引眼球,然後賣內衣的。

他也算是資本家本家了。

歌舞劇這種藝術作品,更看重的是社會效益,藝術附加值。

這部戲是HK文化中心投入,宣傳HK文化產業地位的出發點,賺不賺錢與他沒關係。

他帶著汪茜這幫人過來參與,該拿多少旱澇保收,之後連獎金都談不上。

這部劇本身也不可能有經濟上的暴利。

所以荊小強打的主意就是先把劇目炒紅,然後再展示運動內衣。

不然以國產的“MIYA”牌內衣這種名號,有人關注嗎?

在第五大道搞一場內衣秀,知道要花多少錢嗎?

維密內衣秀,成本有多高?

哪怕是依樣畫葫蘆的搞這場秀,歐美國家消費者根本都不稀得看你一眼。

這才92年,國內自己都還差著很遠的距離,怎麼可能讓高高在上的歐美國家消費者認可?

總不可能滿大街去問女士要不要試試這種運動內衣吧?

這效率得有多低。

所以荊小強非常嫻熟的利用了“迪奧”的品牌話題。

僅僅就是那麼在各家媒體上展示。

就引來這麼大的關注,話題性瞬間拉滿!

關鍵還是在於穿著運動內衣,在排演廳裡閃轉騰挪,跳躍盤旋的女演員們,身姿輕盈舒暢。

而杜若蘭這樣身材火辣的造型,卻格外輕鬆自如。。

那麼多電視臺新聞播放,都等於是廣告!

對女性來說,誰用誰知道。

電視畫面裡一看就會下意識的注意到沒有大幅度波動,沒有煩惱的甩來甩去,這就絕對是那胸衣的功勞。

而且從外觀上來說,運動胸衣天然帶著時尚和性*感元素。

只恨這時候沒有網際網路,所有看了電視新聞的觀眾,特別是被迪奧質疑那是不是冒牌貨的訊息吸引來的女觀眾。

這效率不比那維密秀更高?

心裡都在忍不住:“請問哪裡可以買到呢?!”

好在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在曼哈頓,在西城劇院……

所以消費者除了極個別可能會因為上班在附近,喜歡看歌舞劇, 順便找上門看能不能問點什麼。

大多隻能等待市場, 等待企業做點什麼。

企業就太有這種動力了。

運動內衣在花旗,其實不是新鮮事物。

必須承認,當我們還在艱難吃飽的時候,花旗已經是嬉皮士無所事事找尋生命意義的各種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