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你是我的信仰(第1/3頁)
章節報錯
荊小強現在也等於是給高校搖滾樂隊指出了一條捷徑。
沒有很強的原創能力,就先玩改編、翻唱。
那麼多名曲老歌,先隨心所欲的改編這些歌曲,把自己擅長喜歡的元素加進去。
就改頭換面了成了頗具新意的歌曲。
只要不去碰國歌等具有特殊意義的歌曲,這是種很取巧的方法。
還有這樣的玩法?
國內目前還把各種歌曲看得比較神聖的那種。
官方怎麼樣,都得一板一眼的照著來。。
文藝始終是要為大局服務的嘛。
可荊小強就是宣揚要玩兒:“誰規定了音樂的使命就一定要登堂入室,藝術的生命來源於群眾,音樂是讓所有人享受美好,任何樂器沒有高下之分,只要能夠給我們帶來歡樂,歌曲也是這樣,根據時代潮流做出新的改變,唱出新意,唱出快樂……都行。”
這首《康定情歌》新唱的效果太震撼。
大學生們都能跟著朗朗上口,又歡喜這種新瓶裝舊酒的新鮮感。
直接導致後面上臺的樂隊,都在表演時候放鬆很多。
就是玩兒。
一旦跨過這個心理鴻溝,搖滾這種比較外放的表現形式,會立刻顯得歡騰許多。
大學生樂隊們也有種茅塞頓開的舒展。
學歷高,理解能力就是強。
好些樂隊都邀請了民樂手參與到自己的表演中來。
沒那麼多意義或者樂理上的考慮,就是為了豐富音色好聽,好玩。
臺上臺下都開始掙脫原有枷鎖。
誰說的搖滾就是歐美枝繁葉茂必須要照著學?
我們自己玩,不也行嗎?
誰能想到?
因為盧崑崙這個老外dj的到來,啟發了《康定情歌》的民樂夾雜。
也啟發了翻唱、重新編曲這個後來司空見慣的做法。
結果順勢被荊小強用上,徹底顛覆了搖滾在國內的定義。
搖滾不是長髮、皮衣、吉他加架子鼓,搖滾更不只是一個大喊大叫的沙嗓子!
只要節奏鮮明,四五個人的小樂隊形式,都能夠自得其樂的玩起來。
等到上午被喊過來的音樂學院大學生們,索性組成個全民樂小隊,上臺唱《男兒當自強》!
有什麼不可以呢?
琵琶、大鼓、揚琴、二胡甚至嗩吶的組合,為什麼又不行呢?
對滾社來說,不吸納社會上的搖滾愛好者, 對這種組合卻喜歡得很。
小毅他們作為音樂學院的提琴手、貝斯手、打擊樂手,喜歡搖滾, 更喜歡玩爵士, 就是因為受不了古典音樂、民樂當中那些嚴格的框架約束。
喜歡自由自在的音樂感受。
民樂一樣, 練到他們這個專業級的高階,一彈一奏都有限制, 音符錯不得半點,鼓點氣息節奏,樣樣都嚴格。
搖滾實際上是種自由自在的精神。
是種人生態度和哲學。
或者說, 到中國,搖滾就是個皮兒。
至於是什麼餡兒,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