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您真是入錯行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現在誰都知道荊小強是院長跟前大紅人。
院裡更是毫不掩飾要拿下歌舞專業的推動局面。
荊小強現在做什麼都是奉旨發財,屬於絕對的潛力優勢股。
小姑娘們就算想不到這麼深,也知道對自己有益無害。
之前的舞蹈上電視臺不是已經說明了麼。
荊小強也正是基於這個思考,幾位姑娘舞蹈底子有了,剩下就是唱腔跟劇情。
只要把這部分搞定,依靠自己現在手裡的資源,還真不難實現。
警告的指指潘雲燕別再來騷擾自己。
轉頭跟羅莉開始用筆談商量。
潘雲燕還是悄悄倚靠過來。
杜若蘭反而端正些,只留神這邊,更注意周圍老師同學的眼神。
荊小強腦海裡那些百老匯的經典歌舞劇沒必要用在這個啟蒙劇上。
太深刻太娛樂都未見得適合這個時候的國內市場。
要的是概念性的開創。
他好歹這幾個月經歷了文工團、青歌會這樣的場面。
更是結合去大學校園演唱以後自己的感受。
瞬間想到個主題:《祖國》。
這也是最容易讓老穆甚至文工團都全力支援推動的當之無愧主題。
畢竟辦公室都給你準備上了,還在舞蹈學校上課了,趕緊出作品出成績啊。
恰恰這幾位是能跳又能演,那就試著排一出唄。
誰能想到荊小強滿帶一身歌舞劇的功夫,卻是因為這麼個不太起眼的小原因啟動了第一部歌舞劇的創作。
快速在草稿紙上給羅莉勾勒出大概劇情。
一群出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偶然在一個異國車站相遇,相互吐槽自己來到異國他鄉的糗事笑話,最後還是懷念那個遙遠的祖國,合唱結束。
白板編劇小羅莉滿臉懵逼。
全都寫著就這?
只有出國留學的人才明白,每個人眼中看似神秘、高貴、勇敢、獨立、霸氣的留學生。
不過都是些有勇氣遠渡重洋,獨自前往一個陌生國度的年輕人。
水土環境、飲食文化、生活習慣、語言溝通、學習壓力,樣樣都是座炙熱的火焰山。
八九十年代的出國主流,都是千方百計打拼然後留在那個夢寐以求的自由國度。
現在國內輿論也是出國過好日子。
也許只有荊小強這種待過二三十年的人,才明白那種永遠都是異鄉人的漂泊感受。
算是跟目前鋪天蓋地的出國潮對立一下吧。
他自己肯定來演主角,然後仨姑娘可以試著上,那就起碼還要五六個男生。
荊小強奮筆疾書的在草稿紙上寫畫出框架。
最後大概需要十七八個人上臺的獨幕劇就出來了。
前前後後大概有十來首歌的唱段,那也就是整部戲差不多一小時半。
類似於一部電影的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