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遣隊的幾位成員也跟著大部隊學習,緊張又開心。

荊媽媽逐漸有點明白兒子在做什麼了。

但是有納悶以前那個三棒子打不出個屁的兒子,怎麼忽然變得如此全面。

亦師亦友亦領袖的在帶領這麼多大學生。

黑仔都給自己的小夥伴解釋這有多難得,HK的模式就是稍微紅點的明星,就趕緊唱而優則演,趕緊榨取粉絲價值。

基本就是後世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雛形。

除了上臺唱《Faded》,楊小娥基本沒存在感,能出來到處遊山玩水她已經很開心。

現在又想盡量給師奶奶盡孝,荊媽媽吃個菜,她都能馬上把碗碟捧著。

嚇得荊媽媽又打量這豆芽菜不可能吧。

所以夜宵之後盯著兒子回去給好好交代。

讓本來晚上想用強的安寧很鬱悶。

帶球都到禁區邊上了,她現在算是搞懂關鍵點在哪裡。

這一天沒搖滾那邊的參與,雖然他們大多都到現場看了。

第二天,移師蜀師大,這也是擁有藝術系的綜合院校,照例上演唱會。

不一樣了,這回荊小強和beyond一起,開始展現搖滾為主的唱腔!

當然姑娘們上臺唱民謠也不會少。

前期用舒緩的柔情搖滾、民謠、爵士樂鋪墊,十來首之後,就開始上《NUMB》、《WhatI'veDone》這種充滿了狂暴剛勁的硬核搖滾。

其實欣賞暴力搖滾有個很簡單的指標,就是高音區的音色。

很多懂欣賞的音樂愛好者,都知道,單純的飆高音並不說明唱得好。

但重金屬、死亡、硬核搖滾裡面,伴奏都暴躁到跟工業噪音差不多了,如果主唱的音色還壓不住這些噪音,基本上就沒法聽。

別說國內,就是整個國際上唱高音厲害的搖滾歌手,一般到了高音區就是吼!

聲嘶力竭的吼為主。

能借助高音區最後一個字發揮自己長處特點,已經都是腕兒了。

這樣的高音就很難把那些字眼咬清楚,更別說在高音區還要遇到轉折音,盤旋迴繞的那種技巧。

基本上搖滾高音都在這個時候破音。

特別是走沙啞腔的。

黑仔恰恰就是在這種環節處理得很有天賦的那種。

但論技巧又怎麼能跟荊小強比呢。

可明明之前還唱了沙啞深情的《WhenWeWereYoung》,現在卻在搖滾高音中,開啟華麗的唱腔。

甚至還汲取了點曹晴雯那種金屬感唱法。

現場所有高校搖滾樂隊的成員們簡直奉為天人!

就憑這兩首歌的詞曲到演唱技巧,已經足夠他們揣摩回味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