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前浪就要撲在沙灘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穆春雷連連擺手:“不用不用,我不太適合,要保持書卷氣嘛,怎麼樣,有什麼新進展?”
荊小強先把歌舞劇專輯的打算說了:“但是先不告訴他們,這種一腔熱情的學術氛圍摻和了錢就不太好,但儘量讓大家過年之前有筆獎金。”
穆春雷問大概有多少錢。
蔣小強保守點:“獨唱們肯定多點,三五萬應該沒問題,合唱三五千吧。”
當院長的就倒吸口氣,雖然他後來號稱是國內版稅第一人,但這會兒賺得還不多:“只是一盤專輯,唱首歌?比我們教授一年的工資獎金還高!”
那可不。
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手術刀不如殺豬刀,就是這年頭出來的口號。
腦體倒掛,市場經濟太迅猛,體制收益沒跟上,國家財政也打了個措手不及。
荊小強還不好意思:“太少了,拿不出手吧,主要還是跟著我這金獎得主出專輯,市場還是很認可的。”
穆春雷使勁五抓功梳頭髮,平息文人情緒:“你這……會不會讓歌舞劇專業以後特別銅臭,其他專業眼紅哦。”
荊小強像個讒言的太監,連忙湊近些小聲:“假如說把舞蹈系,歌舞劇專業放在別的校區,您覺得怎麼樣,眼不見心不煩。”
穆春雷肯定意外:“什麼個說法?”
荊小強解釋來龍去脈:“就是這意思,您看我經常跟舞蹈老師們搞好關係,算是搞明白了這舞蹈專業的內幕,實際上全國頂尖的舞蹈力量,都在這個中專學校級別,因為年紀大了就沒法跳,那些什麼舞蹈學院實際上都是成名成腕了再去混文憑,進舞蹈學院的,也是舞團、劇團挑剩的苗子,這跟音樂學院是恰好相反的。”
戲劇學院院長肯定也知道點,但整個局面這幾年就是鉅變,包括文工團在撤編,歌舞團在改制,市場經濟波動,什麼都在變。
聽得頻頻點頭:“嗯,音樂學院我知道,徹底的學院派佔據高點,但平京那邊打壓滬海也嚴重,這個點我們可以利用。”
他完全不把荊小強當學生了,他自己都是年少天才,不奇怪。
荊小強真是從汪茜那聽來的,國外前女友們的經驗也能幫上點:“主要還是生理結構關係,哪怕高水平的舞蹈對力量感有要求,還是年齡小點更佔優,巔峰年齡小就輪不到學院級別來說話了,所以莊校長的話語權那麼重呢,可……您也說了,文工團會進一步壓縮,歌舞團不是主流,這次我去海田、海靜,可多家長想把孩子送來學歌舞了,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她那地方是真的不好,所以我覺得這個方向來說服她挺管用。”
穆春雷超級滿意:“用了心的,報賬報賬!”
荊小強更狗腿:“舞校周圍盡是技校、職高,這是不能跟中專比的,盡是些上不了高中的爛仔,所以莊校長很不滿意環境,師大估計就是知道這個,想把舞校兼併過去,他們郊區地盤大嘛,還能順勢把舞校的地塊給吞了,好打算啊……”
穆春雷凝神專注:“真是難為你了,刺探到這麼多高質量的情報,師大那邊也報賬。”
荊小強才最後揭曉:“我一直放在心裡,結果昨天去辦事,西郊那邊到機場路上有個國際社群您知道吧,整整一大片……”
邊說還順便抓了紙筆畫地圖。
更像個偵察兵了。
穆春雷頻頻點頭:“我知道,我知道,市裡面非常看重的第一國際社群,主要是為了外國專家、投資環境建設等等,也有資金吸納的考慮,好幾年了,十年前徵地規劃時候,好像還諮詢過戲劇學院的審美造型意見,我們誰都沒搞過啊,最後全盤委託港臺公司操作,也算是讓國內建築行業學習,已經入住了?”
荊小強頭頭是道:“兩千多美元一平,這邊住的RB人很多,這邊是港臺專家,這裡還有些老闆,花旗大商超的那種模式據說春節前要開業,很成氣候了,很高檔,周圍街鎮看著眼紅呀,修了不少抄襲的樓盤在這些地方……”
穆春雷恍然大悟:“最後剩下這塊緩衝帶做公園?你就看上了?”
荊小強分析:“這邊在修民航醫院,那就肯定周圍要大建民航宿舍啥的,這些房子都完工賣不掉,太偏遠,可國際社群要是完工以後,這一片絕對會火起來的,高檔社群高階消費人群,您說配個高檔的歌舞表演大廳在這個高檔公園怎麼樣?”
穆春雷哈哈哈的使勁梳頭:“我看行!這個面積夠嗎?”
荊小強的算盤是:“實際上舞蹈系還是以舞校的小孩子為核心,大學這部分沒準兒就是歌舞劇專業,能有多少人,而且舞校那塊地還在啊,兩邊加起來怎麼都鳥槍換炮了。”
穆春雷也有手腕:“按照你這個意思,其實招收十二三歲孩子的舞校不可能取消,那我們……就以戲劇學院附中的名義保留舞校,然後莊先生掌管舞蹈系……”
荊小強趕緊諂媚:“她好像對能被稱為舞蹈學院很在意,二級學院都行。”
穆春雷再次哈哈哈:“這個你都打聽到了?”
荊小強很熟悉了:“可能因為一直都主要帶十來歲的孩子,莊校長對孩子們就像自己的子女,一直獨身口碑非常好,我想滿足了這個地塊,頭銜,跟規模,她應該就不會拒絕了。”
穆春雷興致勃勃的起身:“那……現在就去看看?!”
看看,這才是做事的人嘛,陸大傻子花了三百萬都沒去看一下!
只是出來準備上那個滬海牌老轎車的時候,荊小強說:“我……買了個低調點的車,要不咱們坐嘞個去?”
穆春雷頓時有種前浪要撲在沙灘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