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眼中驀地浮起驚愕之色,但他張著嘴巴卻發不出任何聲響。

“我們應該信奉的原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既然明明做了那麼多的事情,憑什麼不能拿到與之相匹配的報酬呢?為什麼非要有人吃虧才是英雄?為什麼英雄就非要吃虧呢?長此以往,還會有人願意做英雄保護世界嗎?

會不會有朝一日,有能力的人寧願袖手旁觀也不願出手,因為他的情況不允許招惹更多麻煩?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不求回報,只是其餘人也不好意思要求回報,那最後只會讓原本應該出手的人數越來越少,直至最後無人願意出現,

你們這樣,可是給後來者開了一個極其不好的頭啊!”

一番連問,史蒂夫完全啞口無言。

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洪非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中有一則故事,名為“子貢贖人”。

魯國有這麼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有同胞遭遇不幸淪為奴隸,那麼只要能夠將這些人贖回魯國助其恢復自由,便能從國家處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將魯國人從他國贖回,但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與獎勵。

子貢,名為端木賜,孔門十哲之一,同時也是儒商的鼻祖。他經商有道,錢財豐厚,因此並不在乎區區補償與獎勵。

然而,孔子得知此事後卻批評了他的做法。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意思是說,你領取了國家的補償獎勵並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你拒絕之後,魯國就不會再有人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為什麼?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豐厚的身家,子路拒絕了補償和獎勵,後來人自然大多不好意思再接受,可不接受他們又損失不起,於是只好一開始就不花錢贖人了。

與這個故事相通的,還有“子路受牛”,說的是子路救起一個溺水者,對方為感謝而送他一頭牛呀,子路收下了,孔子便高興地道:“魯人必拯溺者矣。”

總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兩個故事,洪非搬開揉碎了又給史蒂夫重新講述了一遍。

最終,洪非給出自己的總結與看法。

“超級英雄,說白了根本不是一份工作,你們雖然被複仇者聚集起來了,但在這之前,還有人純粹實在用愛發電,馬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你們的出身各不相同,有人為強化的、外物輔助的,也有被動變異的,這些人未來還會出現,有了前者作為參照,後者自有前赴後繼之輩,這是一個並不實際存在但又被心懷英雄夢的人共同預設的規則。

現在你們組建了復仇者,可是說是立一個標杆,後來者自然以加入復仇者聯盟成為復仇者為榮,但這遠遠不夠。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愛發電或者像是託尼那樣不差錢。用愛發電養不活自己或者全家,不差錢的或許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復仇者。

假設有人突然變異擁有超凡力量,他本想做個好人伸張正義,卻發現正義救不活自己,到了極境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你猜他會怎麼做?”

史蒂夫明白了,眼中升起恍然之色。

“現在神盾局的分配方式太老套,也不合常理,我不同意這樣的分配原則和方式。但我無法改變神盾局,所幸,我有自己的辦法。

我知道你們都有高尚的個人品德,可以不求回報,但要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話,誰又願意伸手去拿呢?

我要做的,是讓每一個超級英雄都能免去金錢物質上的後顧之憂,如此他們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懲惡揚善拯救世界的大業之中。而且這套分配模式不是簡單的給錢而已,他們做得越多,付出越多,人氣自然越高,能獲得的盈利也隨之上漲。再次,我想未來這套分配方法還會有進步的餘地。

屆時,每一個超級英雄掌握的資金若是足夠,在滿足他們日常所需的同時,還能更進一步促使他們拯救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況且樂園計劃也不是單純的以利誘之,他們會看到普通人對自己的喜愛,能清晰地瞭解的人們到底有多麼歡迎和需要他們,這又是以情動之,未來再添上一些以理曉之,那以後即便誕生再多的超級英雄或是超級反派都不用再擔心了。

因此,這套樂園計劃,既是開放給普通人的遊樂園,同時也是為超級英雄而建的一個樂園。”

聽完洪非的話,史蒂夫久久未曾回神,他彷彿已經陷入到了洪非所描繪的美好未來藍圖當中。

洪大師默默地抿了一口茶,同時暗暗地為自己點了個贊。

這套說辭趨近完美,但實際上他來之前卻沒有想象得那麼細緻,這完全是在史蒂夫求知若渴的目光下一步步迅速完善搭建起來的。

想來洪大師這些年也不是隻有力量在提升,智商、情商、口才等方面也是很有突破的嘛。

“我明白了!”史蒂夫眼神大亮,光芒凝結彷彿就要化為實質,他激動地道:“你說得沒錯,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孑然一身,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靠這份工作來養家,甚至這都不能算是一份真正的工作。我們不能自私自我地去破壞規則,因為你正在搭建的這份規則是具有普適性的,他能夠幫扶到很多家境貧寒的超級英雄,促使他們堅定不移地站在正義的陣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