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二丫頭這個性子,你也該注意了,你媳婦那邊也別指望她能教好二丫頭,若是她能教好,二丫頭如今也不是這樣子。”

“我若是將二丫頭養在我跟前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媳婦畢竟這麼一個親生女兒,怕是也不會同意,就是二丫頭也未必想呆在我跟前。”

“所以你這個做父親的就費費心,從衙門回來後,多和二丫頭相處相處,關心關心孩子,教她些做人的道理。”

“母親教訓的是,兒子以後一定會多關心慕靈的。”

董博文原本一肚子怒氣,在聽了明氏的話後,就像氣球戳了個洞,所有的怒氣都消散光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愧疚。

慕靈是她唯一的嫡女也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怎麼可能不疼,前幾年他對慕靈也是如珠如寶,什麼好東西都僅著她。

只是他更想要兒子,潘氏不能生,好不容易納了憐姨娘生了康哥兒,雖然是庶出,但記在潘氏名下,和嫡子也沒什麼差別。

他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自然十分關注,回想起來,好像自從正哥兒出生,他們父女就再也沒有親近過,好好說過話。

唯一的接觸也就是她經常和姐妹拌嘴惹禍,他不斷地訓斥,讓她跟姐妹們好好學習,這些年的確是他忽略了女兒。

從榮安堂出來,董博文在書房沉思了會,就叫來貼身隨從董良,對董良道:“將這個硯臺給四小姐送去。”

董良一愣,“老爺,這可是您最愛的硯臺,送給四小姐是不是太……。”

董良的話還沒說完,董博文就擺了擺手,“送過去吧。”

他是慕靈的父親,女兒做錯事也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沒教導好,雖然看著樂瑤的性子挺好,但就怕她和二嫂心裡存疙瘩,不然他也不用將自己最愛的硯臺送過去了。

董良見董博文心意已決,也不再說什麼,包了硯臺,送去悠然居了,董良走後,董博文從院子的樹下挖出一攤酒,提著去了歸燕閣。

董博實也是剛從衙門回來,今天發生的事情楊氏想著到底是後宅的事情,又是小孩子之間的拌嘴,雖然董慕靈說的那些話她也是心裡膈應,但她卻不想拿這件事來煩丈夫。

楊氏正要叫人擺飯,不想蓮兒進來道:“老爺,夫人,三老爺提著一攤子就過來了。”

董博實忙笑著迎出去,“三弟來了,正好我們也還吃飯,快進來。”

董博文提著酒跟董博實進了屋,楊氏大致猜到董博文今天來是做什麼,笑有些不自然,不是說她因為今天的事情對董博文有了看法。

而是董博文這一來,怕是今天下午的事情是瞞不住了,丈夫又多了件煩心事。果然,董博文進屋後就道。

“二哥,二嫂,今天下午的事情是弟弟教女無方,還請二哥二嫂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怪罪慕靈。”

董博實一頭霧水,“慕靈怎麼了?這,這到底怎麼回事?”

董博實問話,卻是看著楊氏,董博文看到董博實的反映,這才知道二哥並不知情,虧的他在來的時候還生怕二嫂給二哥說些什麼,讓二哥對他起了芥蒂,弄的兄弟離心,看來是他小人之心了。

楊氏可不知道董博文的心思,笑著道:“三弟也太生分了,就是小孩子之間的拌嘴,哪裡值當三弟親自過來一趟。”

說完才對董博實道:“今天下午姐妹們在一起說話,樂瑤和慕靈拌了嘴,並沒有什麼大事。”

董博實回來這些日子也是在衙門裡忙,後院孩子們的脾氣秉性他也不清楚,聽楊氏這麼說,他也就相信了。

“我還當什麼事,孩子嘛,在一起哪裡有不吵架的,小時候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有時候打架呢,這些你都忘了。”

見董博實兩口子這些恩愛,又寬宏大量,董博文有些小愧疚,還有些羨慕,若是潘氏能像二嫂這樣,該多好。

董博文發愣之際,楊氏笑道:“既然三第來了,我讓廚房給你們兄弟弄點菜,你們也好好喝一杯,也不要浪費了三弟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