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楊氏對樂瑤道:“廚房就在這個院子西邊,你出去就能尋到了。”

樂瑤笑道:“那娘,我去做飯了。”

楊老太太本來還要阻止,可樂瑤已經一溜煙的不見人了。楊老太太嘆息一聲,“你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卻讓樂瑤去做飯。”

楊氏笑道:“娘說的這是什麼話,她是你的外孫女,給你做頓飯怎麼了。我們不說這個了,娘,我覺得這裡沒個伺候的人到底不方便。”

“等我回去後,就派兩個婆子過來,哪怕是平時做個飯,打掃打掃衛生什麼的,你年紀大了,還要做這些事,讓我於心何忍。”

楊老太太拉著楊氏的手道:“這些年你沒少幫襯我和你弟弟,如今再派人來,就怕女婿和你婆婆心裡頭不高興。”

楊氏笑道:“娘,這個你放心,我婆婆最是明理寬和的人,博實也不是小氣的人,你就放心吧。”

楊老太太想了下又道:“女婿如今已經是吏部侍郎了,你也算是苦盡甘來,這些年在外頭女婿有沒有納妾什麼的?”

楊氏搖頭,“娘放心吧,博實他對我很好,沒有納妾。”

楊老太太這才送了口氣,“這就好,我還怕女婿官當的大了,你又沒個得力的孃家,到時候被人欺負了也沒人給你撐腰。”

楊氏知道母親的擔憂,笑著轉移話題道:“娘,毅恆得了舉人的功名也有兩年了,什麼時候再下場啊?”

說到兒子,楊老太太滿臉笑容的道:“你弟弟他說準備明年下場,若是你弟弟考中進士,能謀個外放的官,我和你弟弟也算是脫離苦海了。”

楊氏笑道:“如今博實在吏部,只要弟弟能考中,外放的也不是什麼難事。”

楊氏母女在說著話,樂瑤順利的找到廚房,廚房裡存放著各種青菜,每樣也就夠做一盤菜,肉類也有,只不過不多。

樂瑤看了心中一嘆,大概是舅舅知道他們要來,特意買回的吧,樂瑤也沒糾結,拿出食材就開始淘洗。

董樂安和楊毅恆討論起學問,舅甥兩人越說越投機,董樂邦在一旁聽得無趣,就走了出來,隔著窗戶就看到樂瑤正在洗菜。

董樂邦笑著喊道:“妹妹,你做什麼菜呀?”

樂瑤正在專心洗菜,猛地聽到有人叫她,嚇了一跳,等看見是董樂邦,樂瑤沒好氣的道:“三哥,你嚇死我了,原以為你成熟了,沒想到還是這樣子。”

董樂邦見樂瑤真嚇到了,忙討好的說道:“妹妹,三哥也不是故意的,你要做什麼,我來幫你吧。”

說著就進了廚房,樂瑤不在意的道:“你能做什麼,還是別添亂了。”

董樂邦不服氣的道:“你不要瞧不起人,這兩年在軍中我學了不少東西。”

說著就將旁邊的鍋子收拾出來,“你做菜,我給咱做米飯。”

樂瑤挑眉看向董樂邦,顯然不相信一個在家從沒做過飯的人,竟然還會蒸米飯,不過結果卻出乎樂瑤的意料,董樂邦蒸米飯的手法很嫻熟,顯然不是第一次做這些事情。

董樂邦做好後,朝著樂瑤揚了揚頭,“怎麼樣,這下知道我不是吹牛的吧。”

樂瑤看了後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心裡沉甸甸的心疼,“三哥,給我講講你這兩年在軍中的事情吧。”

董樂邦沒有察覺到樂瑤的情緒,笑著道:“怎麼突然想聽了?”

樂瑤邊切菜邊道:“就是想聽聽,三哥給我說說吧,就當給我講故事了。”

董樂邦見樂瑤這麼有興趣,便開口道:“那我就從我剛參軍的時候說起吧。”

樂瑤點點頭,董樂邦就開始興致勃勃的講自己在軍中的生活,以及所參加的打小戰役。不得不說董樂邦雖然讀書不怎麼樣,但講起故事來,卻是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等樂瑤做完飯,董樂邦將他的經歷講了大半。樂瑤這才知道,三哥原來不是直接從正八品升任正六品的。在和琅琊國一戰後,三哥參加了大大小小七八次剿匪,受了多次傷,這才升到正六品。三哥雖然有武安侯在背後當靠山,但這晉升卻是用實打實的軍工換來的。

做好了飯,樂瑤和董樂邦將飯端到正房桌子上擺好,楊老太太看著色香味俱全的飯菜,笑著誇讚道:“樂瑤真能幹。”

樂瑤被誇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董樂安他們圍著桌子剛坐下,還沒有吃,就見楊水蓮和楊子生走了進來。

樂瑤原本喜悅的心情就像是被澆了一盆涼水,啥心情都沒了。楊子生一進來看著桌上的豐盛的菜色道:“這菜真香,三祖母,我和二姐也餓了。”

說著就自顧自的拉了椅子坐了下來,楊老太太雖然不悅,但也不想跟一個晚輩計較,“你要吃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