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接著沈文浩便道:“經臣查證,董樂安讓小廝劉春購買科考題目的事情純屬子虛烏有,都是被人蓄意陷害的。”

“那劉春本來就跟江南客商石偉是一夥的,而石偉手裡頭的科考題目也不是事先洩露出去的,而是科考後拿到的,他們故意偽造成科考洩題的假象,就是想陷害董尚書和中書令大人。”

公孫弘眼裡閃過一道暗光,出列道:“請問大人,這個石偉據說是崔太傅的門生,難不成是崔太傅想要陷害中書令大人和董尚書不成?”

沈文浩淡淡的瞥了公孫弘一眼,看的公孫弘一陣心驚,莫不是這個老匹夫發現了什麼?

沈文浩看完公孫弘,就笑著道:“這也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

“這個石偉的確是太傅大人的門生不錯,可是此人因為心術不正,前兩年已經被太傅大人趕了出來,這兩年也再無往來。當年這件事鬧的很大,在江南知道的人很多。”

“臣還查到,這個石偉背後有一股勢力在支援著他,為的就是利用董樂安的事情,進而引出江南士子們科考舞弊,然後陷害崔太傅、董尚書和中書令大人。”

皇帝翻了翻沈文浩給的證據,等翻完後問道:“沈愛卿,背後的勢力可查出來了?”

沈文浩低著頭,“這,臣還沒有查出來。”

心中卻在腹誹,不是已經在最後一頁寫明瞭麼,就是裴家和公孫家在背後搗的鬼,哦,對了,還有五皇子。

皇帝看著最後一頁寫的東西,暗歎了聲,還真是老油條,“既然沒查清楚,下去繼續查。事情既然已經查清楚了,明日董愛卿和程愛卿的假也該休完了,就讓們來上朝吧。”

第二日一大早,皇帝也沒在讓大臣們商討,直接冊封了四皇子為太子,同時冊封大皇子為賢王,二皇子為安王,三皇子為謙王,五皇子為榮王,六皇子為城王,七皇子為襄王,八皇子為廉王,就連最小的九皇子都冊封為義王。

這場沸沸揚揚的科場舞弊案就以四皇子榮登太子寶座而落下帷幕,至於幕後之人,最終沒有查出來。

不過沒過兩日,珍貴妃因御前失儀這麼狗血的罪名被褫奪封號,降為裴妃;同時皇上又盛讚淑妃沈氏賢良大度,特加封為慧貴妃。

這樣的訊息一傳出,大家又多了些猜測,其中裴家和公孫家的人也低調了不少。

科考舞弊案一落幕,董府原本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解了不少,董樂安殿試這一日,和科考那天一樣,樂瑤早晨就起了個大早去了楊氏哪裡給董樂安送行。

等董樂安走後,樂瑤心情也有些忐忑,不知道二哥這次殿試會怎麼樣。

殿試一共好幾天,榜上有名的所有考生都需要參加殿試,名次從後往前排,今日參加殿試的一共也就十人。是榜上的前十名。

站在巍峨*的金鑾殿上,饒是有心理準備,董樂安也難免有一絲緊張,想著父親這段日子以來教導的為臣為官之道,慢慢的放鬆了心情。

等前九個考生都殿試完畢後,門外太監唱諾道:“宣科考第一名董樂安覲見。”

前段時間科考舞弊案鬧的沸沸揚揚,又是董樂安的一個小廝首先引起的,所以這些朝臣對董樂安這個名字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是好多人沒見過真人。

大家都翹首朝著門口看去,等董樂安一現身,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真是一位溫潤如玉的翩翩佳公子。

董樂安走到正中位置,垂首行大禮,“學生董樂安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挑眉,殿試了這麼多學生,這還是第一次有考生自稱學生的,“你自稱學生,可朕從來沒有教過你一天功課,何以以學生自稱?”

有些朝臣看了眼董博實,一副看好戲的態度,這下拍馬屁拍到馬蹄子身上了吧。

董樂安暗自舒了口氣,態度不卑不亢的道:“啟稟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等都是在陛下的教化下成長,所有參加計程車子都是天子門生,姑以學生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