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兄,你是如何知道我在這裡的?”楊昭道。

“我下了崑崙山,準備前往朝歌,正好順道拜訪了玉鼎師兄,楊戩說玉鼎師兄去了南海普陀山,才知道楊兄原來是楊戩的胞兄,打聽到你可能在武夷山,多年不見,很是想念,就過來看看。

我在崑崙山的時候就聽說了楊兄事蹟,封了海眼,真是功德無量,如今不但是天庭大帝,還兼任酆都大帝,我是打心裡高興,所以特意前來恭賀。

我在崑崙山修道四十年,對凡塵已經沒有什麼留戀了,唯獨常常想念楊兄。

但師尊說我資質有限,修道一途難有所成,讓我下山準備興商滅周謀取人間富貴。唉。楊兄,你說我真的沒有仙緣麼?”姜子牙目光熱切的看向楊昭道。

“仙道之路漫漫,誰能說得準。既然你師尊這樣說,你在人間必然能有一番作為。”楊昭道。

楊昭發現,姜子牙的修為只是合道境,這樣的修為確實是太低了,怪不得在封神大戰中多次被打死。

若不是玉虛宮庇護,他如何能完成封神大業,恐怕就死於非命了。

但楊昭感覺,姜子牙氣運絕對不會這麼低,畢竟是大劫之子,代闡教掌控封神榜。

但在崑崙山修道四十年,竟然還是這樣的修為,楊昭覺得,是有意壓他,恐怕他自始至終也沒有修煉上乘道法。

按照楊昭對天道領悟,單單姜子牙封神任務完成,其獲得的天道功德就很巨大,但最終他只是享受了短短几十年的人間富貴,然後就銷聲匿跡了,這很不合理。

“嗯。我在崑崙山的時候,除了修煉基本的五行術法外,師尊讓我鑽研最多的就是排兵佈陣、卜算天時地利之法,在人間當有一番作為。”姜子牙聽楊昭如此說,頓時點頭道。

“子牙兄下步有什麼打算?”楊昭道。

“我打算先到朝歌。那年我辭別楊兄後,抵達朝歌后結交了一個好友,想去拜訪他,看能否在那裡先安下身,瞭解一下大商,畢竟要完成師尊法旨,還是要早作充分準備。”姜子牙道。

“也好。如今封神大事議定,自當徐徐圖之,背後有師門支援,當無需過慮。”楊昭道。

“我下山的時候,大師兄也說了,闡教諸位師兄必有求必應;大師兄還說,楊兄也會代表天庭支援我,也會有求必應的。有楊兄支援,我心中也踏實不少。”姜子牙道。

“南極仙翁這是要把我拉下水。”楊昭沉思一下但還是一笑道:“興商滅周乃是天命所歸,我自然也會助子牙兄一臂之力。”

很顯然,姜子牙是個實誠人,以姜子牙的見識還不知道其中利害,截教可不是容易對付的。當然了,楊昭不能明說,只能走一步說一步。

隨後,楊昭讓龍巖準備酒菜、仙茶,好好款待了姜子牙,兩個相談甚歡,然後姜子牙就駕著土遁離開了。

“姜子牙已經下山了。封神大戲馬上要開鑼了。”楊昭暗自沉思道。

這讓楊昭有種風雨欲來風滿樓之感,心情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立即開始閉關參悟劍道了。

“軒轅劍法!”這套劍法乃是金屬性劍法,是天階上品劍法,正是楊昭目前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