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鄧九公點頭,迅速的調兵遣將,分出一萬人去救援北路軍。

“孔宣,本帥任命你為救援主將,你可願擔此重任。”鄧九公看向孔宣道。

孔宣沉思片刻拱手道:“末將願接將令。”

隨後,孔宣率領一萬兵士出城,朝著西北方而去。

鄧九公的隊伍和張桂芳的隊伍其實上距離並不遠,但中間卻隔著一座大山脈,將兩片區域隔離開來,這也是聞仲要分兵的原因。

而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要翻越此山,對於仙人來說自然是簡單,但對於普通兵士來說,那就極為艱難了。

不過,山體雖然高大雄偉,總是有隱藏的道路可過,這也是楊昭讓孔宣為主將的原因,雖然他藏拙,不願意展示最強修為來參戰,但用他為主將,他肯定能選擇合適的道路行軍,至少可保這一萬人安全。

其實上,楊昭讓鄧九公任命孔宣為主將,鄧九公心中也很是沒底,諸多的將領也很不解。更不要說兵士了,他們肯定也不會口服心服。

不過,鄧九公用兵還是極好的,察覺到了這種情況,就讓其子鄧秀輔助孔宣領兵。同時從其直屬的一萬兵士中挑選了三千精銳交給了孔宣。

其實上,鄧蟬玉想頂替她兄長前去,但鄧九公沒有同意,畢竟鄧蟬玉要跟隨楊昭修煉,這在鄧九公心中極為重要。

“放心,有孔宣為主將,你兄長不會出問題的。”接下來幾天,鄧蟬玉來楊昭這裡修煉,臉上浮現憂色,楊昭勸慰道。

“若是師尊前去,我自然是放心。可是孔宣,我真是不覺得他有這個能力。”鄧蟬玉道。

“蟬玉,孔宣隱藏了修為,其真實本領可是比為師強得多。”楊昭一笑道。

“師尊莫非說笑。”鄧蟬玉道。

“絕非說笑。”楊昭一笑道。

十天後,一萬兵士果然安全返回,同時帶回了張桂芳以及他所轄的殘兵敗將。

“若非那餘元師徒張狂,我豈會如此損兵折將;你們已經提醒了,他還執意要我透過湖面進軍。”張桂芳來到湖城後,鄧九公宴請他,楊昭自然也作陪了,喝酒後張桂芳開始口不擇言,心中憤慨且不甘心道。

“那餘元師徒呢?”鄧九公詢問道。

“孔將軍接應上我們後,他們師徒就離開了,說是回截教請幾位同門下山和袁福通再戰。估計是沒臉見楊大人,若是聽楊大人之言,豈能有今日之敗。”張桂芳看向楊昭道。

“北海袁福通絕非泛泛之輩,接下來還是建議太師退出北海,等到明年春暖花開,補全十萬精兵再進入北海才是。”楊昭道。

“大人說的是。我這就將大人的建議上報上去。”鄧九公點頭道。

三天後,收到太師的將令,全軍退出北海,先到北伯候領地整軍。

退兵的過程倒是異常順利,和聞仲合兵一處,緩緩退出了北海地區,返回到了北伯候領地。

至此,歷時近一年的北海平叛,可以說是以失敗告終了。

“先王託孤於我,讓我輔助新王重整江山,如今我首次領兵平叛,竟然鎩羽而歸,如何向先王交代。”回到北伯候領地,聞仲喝多了,先前一直沉默不語,此時放開了心扉當著鄧九公、張桂芳和楊昭等主要將領的面痛心道。

“唉!”楊昭搖搖頭,這聞仲是個忠心耿耿之人,完全和大商綁在一起了,若是封神大劫起,他必然無所幸免。

“太師。屬下先離開一段時間,等明年大軍再次進入北海的時候我趕回來。”回到北伯候領地數天後,楊昭向聞仲提出道。

“好。楊兄弟要及時趕回來,此次若非你鎮守東路軍,必然會損失更慘重。我可是離不開你。”聞仲道。

“屬下定然按時趕回來。”楊昭道。

“師尊,你要離開一段時間。”聽聞楊昭要離開,鄧蟬玉和鄧九公同時趕過來,鄧蟬玉依依不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