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會山路之後,視野就開闊起來了,一片片片淡黃色映入眼簾,花朵層層疊疊,一眼望去就像一片花海,很是驚豔,地面上也有著花瓣,清麗淡雅。

難怪那麼多文人會來賞花,這片杏花林很是寬敞,裡面安置著幾張桌椅,已經有人在一邊緩步,一邊欣賞。

也有人採集了一些花枝,可以拿回去裝點屋子,也能製作香囊,或者做糕點。

欣賞夠了杏花,陳柳絮找了一個寬敞的地方,鋪上布料,在上面坐下,擺上帶來的吃食。

她讓姜寒水生了火,烤了肉串,時不時刷點醬料,鼻尖滿滿的孜然香。

一邊吃,一邊玩,看著風景,是很愉快的,陳氏臉上的笑容都燦爛了些。

“嫂子,你這是打算送虎子去唸書了?”陳柳絮好奇地問道。

張春華點點頭,“是啊,現在每月都有穩定的銀錢,我也有了點積蓄,就想著為虎子謀一條出路。”

“我忙著幹活,不能陪著他,能送他去讀書,多認識幾個字,認識幾個朋友也是好的。”

這是張春華思慮已久的決定,村裡極少有人去讀書,畢竟讀書昂貴,除了家境寬裕的人,誰會拿的出那筆銀錢呢,動輒就是幾兩銀子,平時都在地裡刨食,交了賦稅後,能吃飽就算不錯了,要是能將孩子弄去唸書,那就是奢侈了。

張春華以前做夢也不敢想這一點,她知道讀書人有出息,可她沒銀子啊,養活家裡都勉強,她當初最大的念想,就是賣力地種地,給兒子蓋間大屋子,長大了才能取媳婦。

她本來還想著,可以攢到了錢,或許可以送兒子去拜師傅學一門手藝,但如今她的生活有保障了,他們能吃飽了,平時也足夠節省,現在所賺的,加上以前攢的,所有的積蓄加起來,就有十多兩銀子了。

張春華這才動了心思,在買地和讀書之間抉擇,隨後她考慮過後,決定將兒子送去唸書,讓兒子有出息,就算要累死累活地掙錢,她也心甘情願,一想到自己家裡,能夠出個讀書人,張春華心頭就熱乎乎的。

她又略帶忐忑地問,“妹子,你說這能行嗎?還是讓虎子去學個手藝更靠譜一點。”

她對於唸書那回事,是崇敬又未知的,畢竟光是拜先生銀兩和禮品,都價值四兩銀子,對她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難免有些不安。

她怕兒子學不懂,也怕後面要銀子的地方太多,那時候,時間和銀子都白費了。

對於她這樣的家庭,讀書的決定就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

陳柳絮笑道:“當然可以啊,這是好事啊。”

“現在識字那麼重要,你要是不想虎子以後也辛辛苦苦在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當然應該打算。”

“識字是最好的選擇了,就算不能科舉,也可以當個賬房先生,抄抄書,就能養活自己,至少不必風吹日曬。”

讀書人地位高,假如有能力送去唸書,為什麼不去呢。

陳柳絮又道:“不過,你也得問問虎子的意見,我只能提出點建議,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張春華得到肯定後,心裡的決定就沒有動搖了,她再怎麼累,也要為兒子謀前程。

何況,她還想著,假如兒子去唸書了,說不定還能回來教她識字。

張春華看著陳柳絮現在能經營一家酒樓,能夠獨當一面,能夠自信地談笑,心裡是羨慕的,她也想能夠進步,能認識一點字,對她來說就是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