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得到‘採和’這個道號,讓曲江的思緒一下子就亂了起來。

說起來,他所居的玉順山也屬於藍田縣。

要是今後他向外人介紹時,用句“貧道乃藍田縣採和道長”會不會逆天改命呢?

不過,曲江也只是在心裡想想。

畢竟,那傳聞中八仙之一的藍采和,可是一位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

曲江覺得,只要他守好自己的小廟,還落不到沿街行乞的地步。

或許因為有這件事分心,曲江這一路上並沒想著逃。

而景先老道也這道號的事給徹底定下了。

只見景先老道用大法力,在他的受籙法印與度牒上都燒錄上了‘採和’這個道家真名。

從此他也是可以領祿米的道家之人了。

也不知道那些祿米夠不夠他吃。

如果每月都能有些餘糧的話,收集靈獸的事也能提上日程了。

說起來這崔家的影響力還真了不得。

本來他以為崔家只是從玉順山上抓了些道士與僧侶。

但當他到了崔府才發現,但凡有些名望的修士,全都被崔家給強行請了過來。

或許是為了立威,此時崔府的議事廳外,擺放著三具道人打扮的死屍。

要是曲江沒猜錯的話,這三人應該屬於那種本事不濟,還心氣特別高的存在。

景先老道從入了崔府後,就再未言一語。

倒是李玄時不時的會提點曲江兩句。

見李玄能將崔府的佈置及格局說的有板有眼的。

曲江倒是有些相信他出身關隴世家了。

而在場的修士,都知道崔家那些破事。

所以,趁著崔氏中年未到,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商討起該如何應對。

當然,沒人來找曲江談論這些。

倒是有不少坤道,藉著談論的由頭,來與景先老道攀交情。

別說,其中還真有幾個長得不錯的。

他這便宜師父倒也沒有厚此薄彼,與一群坤道談的十分開心。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

他們足足在這議事廳裡待了一個多時辰,崔氏中年才帶著那崔禮姍姍來遲。

此時的崔禮已經無法正常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