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平時精研佛經,精神狀態自然偏向佛家,卻以道家功法修煉內力,精神狀態受功法影響開始受到影響偏向道家,自然有所掛礙,雖說影響不會太大,但是想練至高深處卻是事倍功半。”

“但大師卻又以少林寺佛家功法運用,甚至為了熟悉武功運用,身體一半時間都在熟悉各種武學運用,會導致內力、精神力性質轉變,縹緲不定,愈加難以突破。”

“另外,據我所知少林七十二絕技精研到一定程度之後需要本人精研對應的佛學,精神狀態貼近著作者方可更進一步,即使是精研佛學的的高僧想要同時鑽研其中幾門也會互相影響致使很難有所成就。”

“明王雖說未曾修煉其中功法,但是練法卻集中研究,外加本身所學佛法的精神狀態以及道家根基內力互相影響之下,必定會產生隱患,明王不妨回想一下自身練功時有沒有異常的症狀再下判斷。”

“另外再送明王一句話,世上只有無敵的人,沒有無敵的武功,就像降龍十八掌怎麼樣,還不是到了喬峰手裡才變成現在的江湖頂尖武學,大師趁著現在身上隱患未深,放棄搶奪他人成果,精研自身武學,未嘗不可將隱患除去。”

說完這些話,孫曄趁鳩摩智沉思之際,去結了賬,趁著對方不注意拉著段譽就要跑路。

之前所說的一番話是孫曄根據這些年龍珠世界的修煉經驗,還有一些前世網際網路中的猜想以及最近見識到內力之後整體針對修煉方向的猜想總結,完全不知道真假,需要在更多的人身上進行觀察總結,之後就是根據猜想來進行一些實驗了。

畢竟前世養成的三觀還是很難變動的,孫曄暫時非常不習慣唯心主義的修煉方式,還是科學向的修煉,大批次的實驗、總結、改進更適合。

但是要走這個方向就意味著需要同伴,更需要大量的實驗,尤其是涉及到精神方面的實驗更是要慎之又慎。

不過還好,有了世界穿梭器的情況下可以針對不同世界進行研究,可能會更容易摸清能量的本質。

不過現在還是帶走段譽要緊,畢竟沒有像鳴人那樣的嘴遁,就算鳩摩智本身有所動搖。

但是以鳩摩智本身的性格,本身六脈神劍將要到手的情況下,他肯定還是不會放棄的,只有被人阻止之後,或者就是俗說撞了南牆之後,才有可能仔細思考,有可能改變想法。

“孫公子還是放棄為好,看孫公子手勢應是不懂解穴手法,若是解穴不當會對段公子有所損傷。”

卻是孫曄最近精研穴道本質,正好想要試試用氣解穴的方式,卻被鳩摩智阻止。

於是孫曄放下拿段譽當小白鼠的心態,也沒有繼續出手,在段譽穴道未解開之前還是繼續跟著為好,又或者專門學一下點穴的功法再說,畢竟用氣解穴天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那近期就叨擾大師了,在下曾在段府蒙段王爺夫婦熱情招待,既然看到段公子受制於人那孫某人就不能袖手旁觀。”

孫曄也沒有和鳩摩智撕破臉。

在現在這種狀態下,孫曄跟鳩摩智對打估計短期可以佔到上風,甚至打敗對方,但是沒有動手一切都是未知。

甚至很有可能在鳩摩智躲過孫曄前期的鋒芒之後,孫曄就會敗勢盡顯。

當然,沒有打過,這一切只是預估,更別說對方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還很容易傷到段譽。

鳩摩智也想要人帶著去往燕子塢,又自覺對方不是自己的對手,馬上雙手合什,說道:“有勞孫公子大駕,相煩引路。”

一餐時間三個人俱是沉默不語。

飯畢,鳩摩智見孫曄沒有說話,率先道:“孫公子倘若不願引路,便請示知燕子塢參合莊的途徑,由小僧覓路自去,那也不妨。”

人敬我,我亦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