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怎麼好像有人罵自己?”廖俊龍又拉回剛才那個維護派的帖子樓層看了一遍,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急忙又拉著評論區往下翻,下面果然很多人在罵廖俊龍。

廖俊龍又急忙拉回正文末尾一看,果然,作者署名:廖俊龍。

“你妹,要不要玩這麼大!”廖俊龍徹底無語,沒想到馮軍還有這麼惡作劇的一面。

還是忘記改名……可是廖俊龍記得原稿上自己也沒有署名啊!

不過廖俊龍也沒什麼忌諱,反正他現在又不出名,全國還不知道有幾個叫廖俊龍的人呢,別人又找不到他,不過對於馮軍的這一惡作劇,廖俊龍還是心裡感到有一點不爽,想著以後有機會得找回場面。

不過總的來說,罵也好維護也罷,'月光寶盒'這系列mp3火了,還沒有正式釋出就已經在全國爆火了。

雖然廖俊龍沒有開啟其他網站瀏覽,但也能想象出應該和新狼網站的情形差不多,充數著評論區的,不外乎一片維護聲和謾罵聲。

“既然馮軍那邊已經開始宣傳了,那麼自己這邊也應該要正式加快腳步了。”廖俊龍心裡盤算著,拍賣會拍來的2000部手機已經修好9成以上了,剩下那些讓大力先修著吧,如果大力修不好再由他出手維修。

眼下的他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鵬城範圍內的mp3宣傳活動。

提起電視點歌臺,相信很多80後甚至90後,對於新千禧年爆火的電視點歌臺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還直接參與過,親手點過歌。

說起點歌臺,它的雛形是源自於廣播電臺。

早在在90年代,全國各地就開始了學習珠江經濟臺,搞起直播、引入熱線,與聽眾互動,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為聽眾向親朋好友送出各種歌曲祝福。

同一時期,音樂MV興起,而把類似節目搬到電視螢幕上,將祝福資訊轉成字幕表現的形式,更能夠打動市民百姓,點歌臺節目一下子就火了。

因為在這個年代,電視臺的神秘性與權威性依然非常之高,把自己以及親朋好友的名字變成字幕打在電視機上,這是一件多麼榮耀又有面子的事情啊!

很多人因此迷上了點歌,有事沒事一閒下來就會點上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或是和整個城市的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歌曲,或是為戀人或者朋友點上一首歌。

聽著電視臺播放著自己點的歌曲,心中的滿足感虛榮心都超級滿足爆棚。

廖俊龍記得前世的自己,在高中放假時期,在家閒得發慌的自己,還親自用電話點過幾首歌送給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女神。(沒有告訴女神,屬於自嗨模式)

最後他老爸去電信廳交電話費的時候東窗事發了,被他老爸一頓好罵。

或許還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吧。

點歌臺一開始是以城市為單位,每個城市設立一個點歌臺,但是在點歌臺火了以後,一個城市一個點歌臺的模式漸漸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了,特別是在大城市,大家想要點歌只能靠搶,通常都是幾十個人搶一個點歌名額。

有利益的事情是永遠不缺人去做的,所以後來慢慢湧現出了更多的點歌臺,好比現在的鵬城,大大小小點歌臺有將近10個,除了全市的點歌臺,每個城區都有了自己的點歌臺。

廖俊龍記得再過一兩年,點歌臺發展到巔峰的時候,城市裡每個鎮區都會設立點歌臺了。

時光流轉,點歌臺如同很多時代的特色產物一樣都逃不過相同的命運,從快速崛起到一路經歷巔峰,最後被時代無情拋棄而迅速隕落。

如今,關於點歌臺的記憶,也成為了那個年代極富代表性的場景之一。對於點歌臺,許多人在自己心底都有著一份充滿情感的回憶。

廖俊龍準備對點歌臺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