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舉高第,補侍御史(第1/2頁)
章節報錯
“踏踏踏”疾馳的馬蹄聲響起,一陣塵土飛揚。
迎面而來,西涼騎兵,一騎當先,見到張遼一行,大聲喊:“報!”
緊接著是,他身後數騎相隔三四匹馬的距離緊隨之,這數騎每個人背後綁著一面‘董’旗幟小樣。
不用說‘董’字將旗代表誰?只有董卓!
這些人,都是董卓的傳令使,負責傳達董卓的各種緊急命令。
但一般,都是董卓特別重視的人,才能享受這樣的特殊優待。
“報,張司馬,董司空急令!”
那一騎簕住馬匹,翻身下馬朗聲道,他身後數騎盡皆,下馬而立。
“幷州從事、別部司馬張遼,見過傳令使。”張遼也趕緊下馬,抱拳拱手道。
“張司馬,蔡祭酒何在?”傳令使點了點頭,瞅了瞅馬車道。
蔡邕探出頭,下了馬車,抱拳拱手道:“老夫在此,見過傳令使。”
“董司空有令:祭酒蔡邕舉薦為高第,補領侍御史……這是您的印綬和任命公文,請收好。”
傳令使見到蔡邕,便大聲宣讀任命。
宣讀完,他身後的兩個騎兵,一人雙手捧著一個印綬和公文,另一人則捧著一身衣冠。
其中,這綬帶顏色和冠,代表著官員的品級,一直嚴格執行。
“叩謝陛下聖恩,邕領命,多謝董司空提攜之恩。”
蔡邕無比嚴肅,莊重的躬身向皇宮方向一拜,又向顯陽苑方向再拜。
他做完這之後,先接過印綬和公文,再接過衣冠。
那使者一臉笑容,見到蔡邕如此知趣,笑容更濃了。
謝聖恩,不管是哪個官員,上到大將軍三公下到縣官,朝廷任命、遷任、改任。
只要接受朝廷官職,屬於每個官員,必須要走的形勢。
而拜謝提攜之恩,就說明蔡邕有數,知道誰是他的主上。
那使者滿意的點頭後,他將目光看向了張遼,朗聲道:
“張司馬,司空有令:幷州從事、別部司馬張遼有功,賞百金、絹十匹……”
“遼叩謝司空賞賜!”
張遼連連拜謝,他領賞了,給這些傳令使,必要的孝敬少不了,連帶蔡邕的他都一併給了。
因他的孝敬頗厚,他也從這心情大好的傳令使口中得知一些內幕。
原來:昨夜,執金吾丁原被呂布殺害,呂布認了董卓為父,董卓連收部眾,實力大增。
今日朝會,董卓便以旱多時,天久不雨,諷刺司空劉弘。
散了朝會沒多久,朝廷便罷免了司空劉弘,派使者到顯陽苑宣旨任命董卓為司空。
而董卓這人,自己升遷,心情大好,也不忘他帳下的文臣武將。
自然也跟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麼升官,要麼得賞賜。
送別了傳令使,張遼騎上馬,再次出發。
此刻,張遼心情很是複雜,他下意識感激的回望了一眼,數百米外的蔡家小院,心道:
‘韓老弟,為兄這回多虧有你,待為兄有時間,定要與你把酒言歡!
對,待你成婚,為兄還要給你包個大大大紅包!’
這次,他真心承韓茂的恩情。
若沒有韓茂指點,他昨天回去了,恐怕真有可能就撞上了。
別說賞賜了,鬧不好,還會惹禍上身,恐怕啥也沒有撈到,還弄得一身騷。
至於,丁原之死,他唯有無奈嘆息一聲,心下記住了一個名字: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