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蔡老爺子會弔胃口(第1/2頁)
章節報錯
“敢問大駕可是蔡大儒當面?”
見到一個頭戴綸巾,青衣長者出現,韓茂面露謙遜,沒有直言,而是禮貌的反問道。
“正是老夫。”
聞言,蔡邕整了整衣冠,捋了捋鬍子道。
他讚許的看著面前的恭敬的韓茂,雖額頭包裹白布,但生的儀表堂堂,一表人才。
“韓茂見過蔡公,小子這廂有禮了!”
韓茂恭恭敬敬,滿懷激動之心,按照記憶裡的漢代禮法,向著蔡邕表達出,他最真摯的敬意。
“韓小友,老夫遠遠,就聽到汝斷言,老夫會出仕,卻是為何呢?”
蔡邕目光灼灼的望著韓茂,好奇的問道。
一旁的蔡琰道了一聲‘父親大人’後,她一雙美目緊緊的盯著韓茂。
她父親問的,也是她想問的。
此刻,他們誰都沒有把韓茂講的,三日內一路高升,遍歷三臺當真,更沒有放在心上,只當是客套,抬舉之話。
“小子冒昧,竊以為蔡公您出現在雒陽城北,心中就有了決定,不是嗎?”
韓茂朗聲說道,他自信充滿磁性的聲音在室內迴盪。
他的目光,帶著激動,目不斜視面前頭戴綸巾,身穿青衣,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就如鄰家老爺爺一般的蔡邕。
在韓茂眼裡:蔡邕是那種雙目,特別明亮有神,身上獨有非凡的氣質,讓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將他牢牢記在心裡的人。
“父親大人,您不是說,到這雒陽城,看一眼雒陽,拜會一下昔日故人,就回家嗎?”蔡琰疑惑道。
蔡邕面帶微笑,他擺了擺手,沒有回答蔡琰之問。
反而目光灼灼,饒有興致的望向韓茂,詢問道:“韓小友,你可有高見?”
“小子以為,此一時,彼一時,彼時蔡公入京之初,宦官未除,此時,宦官已除。”
韓茂淡然一笑,他先是向著蔡琰點頭,為其解答了疑惑,而後回答了蔡邕詢問。
在他看來,蔡邕願意出仕,最大原因,可不是董卓的威脅全家,而是宦官被肅清一乾二淨。
難道,董卓有夷人三族之力,漢靈帝就沒有了?笑話!
董卓想要藉助蔡邕名氣,千金買馬骨,他韓茂也需要藉助蔡邕名氣。
一旦蔡邕為他揚名,士林會高看一眼,就有可能不遠千里來投!
“小友好見識,宦官已除不假,但此番董卓率大軍進京,恐怕另有所圖,來者不善啊!
他徵辟老夫,無外乎看中老夫有些許薄名,借老夫名聲,替其張目。
老夫不知,若我出仕,此舉是助紂為虐,為禍天下呢?還是能借機重振朝綱,為天下百姓謀福呢?”
蔡邕嘆息一聲道。
“蔡公,這麼些年,那麼多苦難,那麼多大風大浪,您不也都經歷過來了嗎?
再說,為天下百姓黎民做事,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就好!您說呢?”韓茂反問道。
“哈哈哈,好一個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小友此言,甚合我意!”
蔡邕撫掌大笑道。
他看著韓茂凱凱而談,只覺得此子充滿慧珠,幾乎每句話,都能說到他心坎裡,端的不凡,他越看越順眼。
相談甚歡,聊了約莫一個時辰,不知道說到什麼,蔡邕忽然問道:
“小友,如此智慧過人,想必出身不凡,敢問令尊何人?”
“小子出自潁川舞陽韓氏,家父乃現任御史中丞韓馥是也!”韓茂回答道。
“唔,潁川舞陽韓氏,祖上倒也算的上是名門之後,書香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