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諸葛瑾欲返鄉,韓茂出資相助(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學,一般十四歲到十九歲入學,也有部分破例的。
如家世淵博,還有被博士比較看重的天才學子。
這部分學子,乃是博士弟子,就是同窗裡佼佼者,大多數時間可以代博士教課的人,名望極大。
誠如第一次黨錮之禍,博士弟子王鹹,以“舉幡”聚集千餘太學生,營救司隸校尉鮑宣的事蹟而著稱於世。
就像韓茂前身博士不收他,但博士弟子若是念其才,願意收他個記名弟子,那麼呈報與博士也會承認。
若是表現的好,也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博士弟子。
不過,有了兩次黨錮之禍,太學不復盛況,博士弟子也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了。
此時,韓茂走在太學裡,他看到太學裡,明明有那麼多英才,乃是各州郡推薦的優秀人才。
他卻因為不識,而錯過了,他就一陣痛心疾首,藍瘦香菇。
說來也怨前身,畢竟前身為太學旁聽生,加之性格孤僻,不願廣結善緣,就在同鄉幾個人的一個小圈子裡。
以至於,前身在太學幾年時間裡,一個知心的朋友也無,倒是有幾個同郡的好友。
但,宮變太學停課,那些好友都陸續回鄉了,說是等雒陽局勢穩定一點有機會再回來。
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託詞,此番回去,如無意外,就不可能回來了。
回鄉到州郡縣因在太學求學這層履歷,託人任個官吏。
那不比在太學,於眾多優秀人才下顯得平庸,而尋不到機會要強得多?
這也是前身那幾日,找不到人借錢的根本原因。
好在他於石經前結識了王定,他不認識不假。
但人家王定肯定有自己小圈子,他只要認識王定這個小圈子,就算成功了!
這也是,他打定主意交好王定的原因。
就衝王定主動出來賺取潤筆費,這樣的人,就必然是個廣結善緣的人!
這不,韓茂還真沒想差,他們一行剛進太學,來到學舍處,就聽一聲驚喜道:
“叔安兄,你回來了?可賺取一些潤筆費?”
而後,韓茂只見迎面而來三個身穿儒服的太學生,端是樣貌堂堂,一表人才,儀表不凡。
“文公兄,我王叔安出馬,自然大獲成功。
不過,說起來,還是得虧了德明兄出手大方。否則,叔安還真不能給子瑜湊一些回鄉路費。
來,德明兄,你們互相通名一一認識一下……”
“在下潁川郡舞陽韓茂字德明,見過諸位兄臺。”韓茂當仁不讓,率先自我介紹。
“在下河南郡開封鄭渾字文公,見過德明兄。”鄭渾點了點頭,自報家門。
“在下山陽郡高平劉琦字伯美,見過德明兄。”劉琦也是如此。
“在下琅琊國陽都諸葛瑾字子瑜,見過德明兄,多謝德明兄。”諸葛瑾一臉感激道。
韓茂看著面前三人,劉琦樣貌堂堂,人如其名,字如其名,他在歷史上和其二弟劉琮,留下一個成語:景升豚犬。
雖然,這個成語跟韓馥一口一個犬子來稱呼韓茂一樣,也同是自謙,但在大多數人心裡,劉景升之子,真不是自謙,他的兒子就是豚犬。
而像鄭渾,歷史上在曹魏官居魏郡太守,最高官至將作大匠,很有才能的一個人。
他在任議郎之兄鄭泰,因謀害董卓,被董卓殺害,他帶著尚在襁褓之中的侄兒鄭袤,逃到江淮避難,並將鄭袤養育成人。